第五十六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只不过贵族掌握了天下话语权,而这个看法,在贵族中本就无比正确,所以这个说法被视为了真理,如你们兄弟二人一般,你们日常接触的人,都非富即贵,所以对此是深以为然。”

  “但天下人数最多的是黔首!”

  “然则无人过问过他们,也无人在乎他们的评价。”

  “因为你们是贵族。”

  “你们的眼中只看得到同一级的存在。”

  “最底层的黔首奴隶,你们根本就看不到,又何谈去在乎了?”

  “我今日便明确告诉你们。”

  “百家争鸣下受益最多的是黔首。”

  闻言。

  扶苏跟胡亥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凝重。

  扶苏正襟危坐。

  他知道。

  嵇恒真正的讲课开始了。

  嵇恒深吸口气,汩汩的痛饮了几口,这才继续道:“百家争鸣初看,的确是士的盛会,各种先贤学问,层出不穷,但伱们恐是忘了,诸子百家是如何形成的,在诸侯征伐之中,大量贵族家道中落,甚至是破灭,这些曾经身穿锦服的人,又岂会甘于为黔首?”

  “正是因他们不甘为底层。”

  “所以才促就了士人口中的‘学在四夷’。”

  “即私学泛滥。”

  “诚然。”

  “旧贵族都有着一股傲气,有着一袭脱不下的长衫。”

  “招收的多为家世不错的豪强子弟。”

  “两者其实是各取所需。”

  “但在战乱时期,豪强崛起的快,覆灭的更快。”

  “不少豪强覆灭后,为了维持生计,只能为吏,或者为师,选择‘为师’定然要将知识向下传播,即真正传导到了最底层。”

  “在这方面儒家做的最好。”

  “儒家讲有教无类,前期还稍有点门槛,但随着儒家子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儒家弟子开设私学,这些儒家弟子,就彻底放弃了要求,只要能提供几块肉脯,皆可入门求学。”

  “到如今儒家弟子已遍及天下。”

  “而这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方面其实是百家争鸣。”

  “靠入门拜师,终有其局限,影响力有效。”

  “而百家争鸣不同。”

  “各家大家齐聚一堂,争论学术,这才是真正的启发天下。”

  “或许在你们眼中,这对黔首并无用处,一不能参与其中,二不能学会识文断字。”

  “实则不然。”

  “底层民众有耳有眼,他们能听能看能感受。”

  “百家争鸣对士而言,只是在争论学术高低,但对旁观黔首而言,这是在开民智。”

  “而且是天下大家在为他们开民智。”

  “底层人大多喜欢巷议。”

  “因而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天下民智由此开!”

  “底层人的确不识字,也不会写,但听大家的言论,对思维的启发,实则远超识文断字。”

  “在过去,底层人的确愚昧无知,然在百家争鸣之后,他们民智渐开,已有了自己的认知,只不过现在还不为天下洞悉,但当他们正式映入天下人眼帘时,定会震撼整個世间。”

  “因为在这数百年的战争中,他们已明白了一个道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