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公子或有些难以理解。”

  “我以‘礼’举例。”

  “儒家的‘礼’是复古的周礼,是以孔孟之学为根基。”

  “大秦的‘礼’是李斯等儒法一系官员,制定的法礼。”

  “两者本质有明显差别。”

  “大秦旨在以秦法为根基,以荀子之学为辅,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为用,创造出一套法之制度下的新体系,只不过儒家霸占‘仁义......耻勇’等太久了,朝廷需要将这些粉饰门面的东西从儒家手中夺过来。”

  “据为己用!”

  “不过......”张苍警惕的看了看四周,提着衣角站了起来,快步走到扶苏近前,又略显不安的看了看四周,低声道:“陛下真正的意图恐是想实现‘法之天下,儒之教化’,不过这个儒,指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粉饰。”

  “看似为儒皮,实则为法骨。”

  “只是儒家窃占这些大义太久,朝廷想夺回来,没有那么容易。”

  “甚至很可能,夺取不成反被夺。”

  说完。

  张苍慌张的看了看四周,快步的回了自己位置。

  扶苏心神一凛。

  经过张苍的讲解,他已全想明白了。

  秦儒疏离,秦儒相轻。

  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从来就不待见儒家。

  过去如此。

  而今同样如此。

  始皇从始至终就没想用儒家,只是想暂时安抚住儒家,然后用法制对儒家强行拔毛。

  他也瞬间明白了嵇恒那句‘大秦要的是大秦的儒’是什么意思。

  儒家根本是以‘礼’为核心的宗法制。

  大秦根本不可能妥协。

  大秦要的只是那层粉饰儒家的儒皮。

  秦儒翻脸是注定的。

  一通百通。

  他之前还困惑的事,一下子豁然开朗。

  什么君儒臣法,本质上就是法,只是披了层世人认为是儒的‘仁义礼智信’的皮。

  想到这。

  扶苏整個人瞬间精神。

  但很快,他就眉头紧皱起来。

  儒家对这些大义窃据太久,想从儒家手中夺回来,谈何容易?

  而且法制下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是什么模样,没有人知晓。

  也没有任何经验可吸取。

  稍有不慎,就恐为儒家影响,到时反倒会由法入儒。

  扶苏看向张苍,急忙问道:“这套儒皮法骨的门面,张御史可有眉目?”

  张苍摇了摇头,沉声道:“这一套体系只是草创,无任何借鉴可言,过去天下变法,皆为富国强兵,因而变法者主要着眼于耕战之世,所以制定的律法,只适应于战时争霸,不适应于安定民生稳定国家。”

  “天下从乱到治。”

  “而今想将法从战时转到和平之时,非至人能达到,而今的天下,已没有那个条件。”

  “大秦也经不起这般折腾。”

  “我担心的是‘儒之教化’,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到时恐真就成全了儒家。”

  “若真那样,恐非天下之幸。”

  张苍沉沉叹息一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