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首乱者,楚也!(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

  “呵呵。”

  “在你嵇恒眼中,大秦注定要亡吗?”

  “而今天下,的确疲敝,但未必不是大破大立之象,纵然过了些许,何伤于秦之大政大道,何伤于大秦文明功业?”

  “只要天下能最终安稳下来,大秦一统天下,结束数百年战乱,使天下兵戈止息,扫灭边患等功业,必为世人敬服,只要日后扶苏行仁政,施仁义,广赂民心,大秦就能有数十上百年时间,让黔首拥护大秦新政。”

  “只要黔首拥护新政,大秦就永远不会灭亡。”

  “秦法也好,儒法也罢。”

  “秦根本没得选。”

  “这天下也没有给大秦第二个选择。”

  “朕也没那么多时间。”

  嬴政冷哼一声,不去理会嵇恒那些言语。

  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秋风习习。

  扶苏信步走在亭台甬道间。

  他神色已没前面的紧张和焦躁,经过始皇的开导,他也感觉自己过于忧虑了。

  扶苏轻声道:“嵇恒临走时,曾留了个问题,若是大秦继续下去,关东六地谁最先反,又会是那个群体。”

  “按嵇恒所讲。”

  “秦政跟关东各地都有明显的冲突。”

  “其中魏的私学,韩的手工,赵的胡制,燕的王道传统,楚的贵族,齐的商贾大富。”

  “这些势力在六地盘根错节,已严重影响到秦政秦制的推行,而关东六地‘未附’‘未集’的黔首,附集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

  “两者相互依存,有意扰乱帝国法制。”

  “若是大秦继续以这般高压姿态推行秦制,正常而言,对抗最为激烈的当为‘燕地’,因为秦法跟王道背驰,只是燕地地小人少,又被父皇有意清理过,不太容易第一个冒头。”

  “私学跟商贾大富,也不太可能。”

  “自古以来,就未曾有士人、商贾成过事。”

  “当初战国游士遍天下,说辞泛九州,也不曾将一国骂倒。”

  “商贾更甚。”

  “书生商贾无举事作乱之胆魄。”

  “韩地也不太可能。”

  “世代相韩的张良,尚且只敢投掷铁椎刺杀,其余人更无这般胆量。”

  “赵地......”

  “纵然心中有情绪,但有蒙恬坐镇,恐也不敢发难。”

  “唯今只剩楚地了。”

  说到楚地。

  扶苏面露复杂之色。

  他其实对楚地还是颇有好感的。

  过去秦楚联姻很多,两国公族间交往密切。

  有时秦楚还互相帮忙维持内政。

  只是随着天下一统的大幕拉开,两国注定要兵锋相见,最终秦胜了,楚国覆灭,但在关中在咸阳,跟楚国贵族有交情的比比皆是,而他的母亲同样来自楚国。

  出于本心。

  他并不想见到楚地叛乱。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听课,他渐渐领会了嵇恒的那句话。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秦楚间同样是这样。

  他为大秦长公子,注定站大秦一方。

  “首乱者,当在楚地;叛乱者,楚地贵族!”扶苏轻语一声,抬起头,已到了雍宫。

  他收回心神,进入宫宇。

  经嵇恒的提点,他已深刻意识到《商君书》跟《韩非子》的重要性。

  这两书有别于儒学。

  也是始皇构建大秦体制的根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