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儿臣感觉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只是在这被儒家思想影响了近三百年的天下,想真正的破除儒家影响又谈何容易?”

  “不过并非没有。”

  “在孔子同时期或晚一点时,世间是有学说跟儒家分庭抗礼,甚至是压制儒家的,只是后面儒士人数爆发性增长,将这些反驳声音全部压了下去,只是而今天下有多少人,会把目光看向三百多年前呢?”

  嵇恒摇摇头,坐到了地上。

  ......

  咸阳宫。

  扶苏失魂落魄的跪在殿内。

  已是泣不成声。

  但口齿还是清晰的将嵇恒所讲说了出来。

  嬴政良久无言,听任扶苏悲怆的哭声,回荡在沉沉大殿,直到扶苏渐渐止住哭声,嬴政才淡淡开口:“你为朕的长子,性格这般软弱,日后岂能成大事,起来吧。”

  “儿臣遵命。”扶苏终于站了起来,渐渐平静下来,艰难的说着:“父皇,儿臣现在好痛苦。”

  “儿臣这段时间,听嵇恒讲解数次,痛彻心扉之下,已是幡然醒悟,不敢再触碰儒学,也时刻研读《韩非子》跟《商君书》,只是对天下了解的越多,儿臣越感觉无力,也越感自己无能。”

  “儿臣如今好迷茫,明明知晓大秦这么多积弊,却不知该怎么扭转。”

  “儿臣也感觉大秦到处都是问题,全靠父皇一人在勉力支撑。”

  “甚至......”

  “儿臣感觉大秦似要亡了!”

  “儿臣现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父皇----”

  扶苏扑拜在地,再度痛哭失声。

  嬴政看着满脸痛苦的扶苏,眼中闪过一抹慈祥,沉声道:“只要父皇还在,大秦就倒不了!”

  “至于嵇恒所说,听一下就行了,不要真的当真。”

  “世间诸事,你尽力而为。”

  “就算嵇恒所言为真,法真成了儒的另一种形态,那也是后世自己的选择。”

  “大争之世,百家争鸣。”

  “脱颖而出的,仅儒墨道法四家。”

  “墨家自墨子开始,一世而衰,要求过于严苛,非常人能做到,也无法为天下效仿。”

  “道家无为,亲近自然,顺天应时。”

  “只是何为天?顺的是何意?道家没有说。”

  “只强调要德治。”

  “但如何让民众有德?又如何德治?道家也没有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在民众的心中地位很高。”

  “道家之术,破除不了民众心中的祀,破不了祀的道,无法为大秦所用。”

  “因为民众信仰鬼神,而大秦解释不了鬼神,那势必会遭致民众反对,天下祀庙无数,朕当初曾让内史腾在南郡做过一次尝试,清理非法的淫祀淫祠,但效果并不佳,甚至引得南郡暴动连连。”

  “一郡尚且如何,何况整个天下?”

  “朝廷若执意破祀,黔首就会去集附儒家。”

  “孔子编纂的《礼记·祭统》上面写道:‘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祭为儒家推崇。”

  “朝廷想镇抚民众,就只能接受这套。”

  “而这正是儒家的利害之处,将底层民众的信仰跟儒学搅合在一起,再通过有教无类,形成一個庞大的士人群体,而今天下士人跟底层民众,大多都受到儒家影响。”

  “百家亦然。”

  “为了自家学派存续,只能依附于儒学体系。”

  “天下尚儒。”

  “大秦安能真的置身事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