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法即是儒!(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儒家重农,法家更甚。”

  “儒家讲宗法人伦跟家族伦理,法家除商鞅主政的那段时间,同样讲。”

  “儒家讲等级特权,法家同样也讲。”

  “儒家提倡孝道,法家亦然。”

  “儒法两家在很多方面根治是一样的。”

  “这其实很正常。”

  “儒家从孔子开始,就在天下广布私学,受儒家影响的士人太多了,就算有心摒弃,但最终在所难免会受到干扰,就算是深谙人性的商鞅尚且如何,如何天下其他人?”

  “而儒法真正的分野是从商鞅开始的。”

  “商鞅也只算半个。”

  嵇恒灌了一口酒,深吸一口气。

  继续道:

  “商鞅是魏国人。”

  “商鞅入秦的时候,带着李悝所著《法经》,魏国经变法私学盛行,商鞅难免会受到儒学影响,这点从商鞅跟孝公初见面时就可以看出,商鞅最开始讲的是儒家的‘王道’。”

  “但王道不为孝公所喜,最终商鞅在近被放弃的时候,才第一次道出了‘霸道’。”

  “商鞅的变法跟李悝、吴起等人的变法不同,他的着力点不再固守于儒学,而是着重针对人性。”

  “因而商鞅的律令很反人性。”

  “人世间自来推崇的宗法家庭,被商鞅彻底摒弃,一户人家最多只能有五人,子女成家之后必须分家,不讲人伦,不讲人情,完全按律令执行。”

  “反对礼制、提出‘好利恶害的人性论’、不法古不循今的唯物历史观。”

  “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

  “从商鞅开始,儒法两家正式分野。”

  “但也只有商鞅主政时期。”

  “等到商鞅被杀后,大秦律令进行了一定程度删改,儒家的孝道重新回归,刑无等级变成了刑有等级,宗法制度卷土重来。”

  “不过商鞅的政治遗产还是很丰富的。”

  “他给法家定下了公平公正!”

  “除了商鞅之外,另外一个不同于儒的‘儒生’,是韩非子。”

  “他所著《韩非子》只讲两个字。”

  “规矩!!!”

  “自此法家的思想,就从最开始的赏罚,变成了赏罚分明,公平公正。”

  “万事需有规有矩!”

  “世间一切都得按制度办事。”

  “只是商鞅、韩非子等想法过于无情,因而也是受到了天下口诛笔伐,大秦目下的确是以法立国,但实则跟商鞅当时的法制,已有了显著的区别。”

  “而今的大秦是阳法阴儒。”

  “以法家为统治工具驭民,用儒家的忠孝礼义信驯民。”

  “这一套体系目前而言的确最为合适。”

  “但我其实并不看好。”

  “因为现在的法家,又回到了当初,商鞅当初好不容易将法家摘出来,另成体系,但这些年,法家却渐渐走上了老路,又回到了最初的那片叶子上,眼下的确法家得势,叶面朝上,但谁知道,未来不是儒叶朝上呢?”

  “到那时,天下又将何去何从?”

  嵇恒摇摇头。

  他停了下来,喝起了酒,吃起了饭。

  屋内静谧。

  仿佛听众都被震撼住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