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求收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胡亥冷哼一声。

  他对嵇恒冷淡的态度有些不满。

  隔墙。

  扶苏在心中思索了一阵,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感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之法。

  大秦容不下胡人。

  现在的匈奴非是当初的匈奴。

  而今的匈奴吞并了诸胡,一统了草原,更是数次南下劫掠。

  大秦未出兵之前,匈奴已夺取了早先被赵国控制的阴山草原,而后更是把掠夺目光望向了河南地及东部的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上谷郡及更东边的渔阳郡。

  若是这些郡县失守,咸阳都会受到威胁。

  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大秦岂敢大意?

  莫说只是隔绝赵地跟胡人通婚商旅,若是真到了危亡关头,将赵地胡人悉数杀之,都是大有可能的。

  事关种族延续,岂能妇人之仁?

  扶苏低语道:

  “《左传》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孔夫子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举夷狄,则戎蛮可知。诸夏,中国也。亡,无也。”

  “大秦没有错!”

  “错也只可能是赵人错了。”

  嵇恒面色如常。

  他对胡人自是没什么好感。

  不过一码事归一码事,赵地跟胡人杂居多年,早已习惯胡服跟胡人习惯,大秦想重新扭转过来,没有数十年的时间,根本做不到,何况赵国一百多年下来,不少胡人入伍从军、经商,早就形成了相关的利益集团。

  这些人岂会甘心将到嘴利益吐出来?

  嵇恒道:

  “接下来是韩国。”

  “韩国变法为申不害变法。”

  “主要内容是‘内修政教,外应诸侯’,以‘术治权谋’来治国。”

  “就是集权于一身,一切由君主独断。”

  “加上大行‘术’治。”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这个变法对君主要求很高,君主清明则国家强盛,君主昏庸则国家衰败。”

  “申不害变法最大的亮点,以及跟秦的冲突,就在于申不害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因而变法之后,有‘天下之宝剑韩为众’‘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韩国手工业为天下之最!”

  “大量民众在工坊、冶炼坊等作坊求生。”

  “大秦一统天下之后,进行编户齐民,韩地很多民众被编入到普通民户。”

  “而没有百工的户籍,民众是没有资格去工坊、冶炼做‘工’的,加之大秦推崇的是规范化、标准化,这跟韩地历来凭自己喜好锻造器物截然不同,所以很多韩人这些年被罚为了工隶臣、工鬼薪。”

  “所以......”

  “秦韩之间的冲突,主要在手工业上。”

  “这是两种习惯的冲突。”

  “一个散漫随性,一个严谨标准。”

  嵇恒话语一顿,摇了摇手中酒壶,里面的酒已不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