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又是个鉴定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今天化学系那边的鉴定会并不是王旭给出的主要成果,而是实验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本来是实验那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结果弄出了一种中间产品。

  也是聚乙烯纤维的一种,分子量不够大,强度也并不高。但是他们感觉这种纤维的基础属性还行,关键是足够的便宜,非常容易生产,国外已经早就量产了,但是国内还没有大规模制备的方法。

  他们就打算鉴定一下,算是一个小成果,算是填补国内空白吧,于是也就组织了一个鉴定会。

  这种科技成果鉴定会的方式的普及还是八十年代才开始的,86年的时候国家下发了一个关于科技成果鉴定的指导意见,各高校才有了这种鉴定会的形式。

  王旭对这个虽然不算驾轻就熟,但也着实参加了不少次。这种形式现在还好,因为大部分的科研成果其实都是在国内水平上转圈圈,能评价一句国内一流或者国内领先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再加上各个科研院所大都没什么经费,因此研究成果也着实没有多少需要鉴定的,所以找几个专家教授,品鉴一番,招待一下也就是了。

  但随着华夏科研经费不断扩张,各种科技成果也不断涌现,特别是后来211工程实施以后,各高校都需要各种科研成果装点门面。

  鉴定会就逐渐变了味,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国际领先满天飞,各种乱吹,乱评,鉴定的信誉不断下降。

  后来在2016年左右,国家干脆下了文,把这种鉴定会给取消了,然后又重新规划制定更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方法。

  但这种鉴定会的模式早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有很多老教授就指望这个挣外快呢,短时间内要想完全取消简直费老劲了。

  这其实怪不得那些专家,关键是文件本身就没考虑定义的问题,那只是一个指导意见,根本没有实施细则和实施的工具方法,更没有配套的规范标准。

  就说这个年代常说的填补国内空白这个词,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填补空白,却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你说你是国际领先,那么国际领先的定义又是什么?和谁比的,为什么和他比,你是一项指标超过他,还是所有指标超过他。

  反正这里面能找的漏洞实在太多,一场鉴定会下来,人家出钱出力的,你非说人家东西不够国际领先,那么你为什么这么说,你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没有统一的定义,没有一致的标准,那么到底不同专家说的国际领先,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东西很麻烦,丑国在这方面其实早就有各种经验,王旭打算也和专家组聊聊,看看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做做文章,毕竟已经知道了漏洞早晚出问题,还不如早点儿把窟窿堵上。

  王旭一边想着,骑着摩托向着化学系开了过去,也不知道到了那边是不是还得重新洗脸,这风,这沙,嗯,这歌儿一点都不浪漫了。

  ——

  (明天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