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读者来信太多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275章读者来信太多了

  “二哥,你上次说金教授他们的CD制作好了,先给你听一耳朵,这刚弄好,我去听音室听听,你来不?”周易拿着一张刚刚制作出来的白盘,站在接待室的门口,冲王旭晃了晃。

  “你们先听吧,回头给我留一盘就行,我这正招待客人呢。”王旭摆摆手,示意周易自己随意,又转过头冲杨编辑和洪编辑歉意地笑了笑。

  “你这又是音乐又是画画又是的,还真不够你忙的。”杨新兰嘬了一口奶茶,这东西她从第一次喝就爱上了,可惜的是实在太贵,以她的工资真的舍不得喝。

  好在每次来这里都可以蹭一杯奶茶,这种小惊喜让她很喜欢来这里。所以她喜欢有事没事地往这里跑,上次送来了刊登《悟空传》的当代第二期。

  这回,连读者来信都是杨编辑自己给送过来,弄得他们编辑社都以为她看上了王旭。结果后来才知道是个乌龙,原来她爱上的是奶茶。

  杨新兰本就是个挺文艺的女孩,作为一个编辑,文艺那是她的专业,只是偏文学多一些而已。

  至于洪编辑,今天他是来当苦力的,被杨新兰拉来负责搬东西,不过现在也是一样,正笑眯眯地享受着香醇的奶茶。

  反正他们下班也没啥事,就当过来串门也挺好的,和王旭聊天也挺有意思的。

  王旭这里的奶茶不是后世那种纸杯装的,而是用挺漂亮的马克杯装的,上面弄个奶油泡泡,没有珍珠,没有珍珠,没有珍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没法子,因为,买不到吸管啊,整个帝都就没有那种粗粗的吸管可买。只有透明的细管子,还很容易瘪,质量非常差。

  那种高级的粗吸管,就根本找不到卖家,除非去香江进货,那可就太夸张了。

  后世常用的塑料吸管的主要原料都是聚丙烯,而这种材料是由乙烯聚合加工而来的。乙烯是几乎所有塑料材料的基础原料,大多由石油裂解而来,

  没有乙烯,所有的塑料产品都是痴心妄想,王旭现在心心念念的吸管,抱怨过无数次的一次性塑料饭盒,甚至包括发泡塑料饭盒都是如此。

  要等到九十年代中期,华夏几个超大型的乙烯工程陆续竣工投产,国内的塑料荒才算是真正的解决。

  而这会儿,再等等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别的不说,你连个奶茶都喝不利索。

  王旭看着对面的杨新兰小口地嘬着奶茶,一脸享受的模样,不由得暗自好笑,谁能想那个雷厉风行,颇有些泼辣男人气的编辑,居然有这么小女人的一面。

  杨新兰这一次来就两个目的,一来是送读者来信,二来则是邀约新稿。

  《悟空传》还是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独特的文风,全对话式的结构,颠覆性的对西游的解读,可以说是开一代先河。

  而且吧,这篇王旭二创的,有着一种来自原作者的独特中二气质,特别能够激发起年轻人的一腔热血,同时又带着王旭自身的那种文青的矫情。

  内容上则杂糅了大话西游,与《悟空传》,于是在行文上又不可避免地多了一些无厘头与荒诞的表达。

  总而言之,这是一篇实验性非常强的,这也是《当代》最终选定刊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代》杂志其实是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要选题的,同时他也特别注重文学体裁的创新,王旭版的悟空传,其实是只符合第二条的。

  而它的题材应归属于魔幻类型,这一类型在这个时代的华夏几乎没有什么生存土壤,无论是读者还是编辑,都鲜少把目光投注到这类题材上来。

  这也是《当代》当时讨论颇为激烈的原因,最后还是,何旗帜主任力排众议把这本有些奇怪的收录了进来。

  对了何主任还是《白鹿原》的伯乐,也就是今年,何主任同样力排众议地收录了后来名声大噪的《白鹿原》成就种来自原作者的独特中二气质,特别能够激发起年轻人的一腔热血,同时又带着王旭自身的那种文青的矫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