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新车的惊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255章新车的惊喜

  “外面什么声音?很多人。”王旭的眼睛被蒙上了,用一块红布。

  “你猜?”王霏的声音依旧那么好听,清冷而带着性感。

  “那天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问我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幸福。”王旭很深沉地唱了起来。

  “耍宝!”王霏似笑非笑地说,手上还把王旭的红布又紧了紧。

  “来了,来了,我的惊喜来了。”王旭继续耍宝。

  他还真有点兴奋,虽然知道王霏肯定是给他买了车,但具体是什么却完全没想法,因为他几乎就没有和王霏聊过车。

  嗯,也不对,王旭曾经和王霏彻底地吐槽了一遍现有的所有轿车,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字,丑。

  不是这么丑,就是那么丑,反正就没一种他能看上的。

  你想在一个桑塔纳都能被称为漂亮的时代,王旭还能看上什么?

  其实这也是和工业的发展有关的,但限制汽车造型发展的核心却不是汽车工业本身,而是计算机工业。

  轿车的造型是由车身外的铁皮包裹车身而成的,而无论车身还是外皮,都是由铁皮焊接出来的,而这些铁皮则是由冲压机冲压出来的。

  这就使得在造车前,必须首先制造模具。

  在三维造型设计诞生以前,人们是怎样造汽车的呢?

  用油泥先造一个汽车的一比一等比例模型,然后用木质的软尺一点点地用很细的网格等高线画出来,然后输入计算机,形成三维模型,这是为后面的数字化加工做准备的。

  然后再在油泥模型上翻玻璃钢模,然后修模,再翻石膏模,再修模,再翻砂模,再修模,连续三道翻模修模的过程,这时你才能得到一个能浇筑钢水的模具。

  之后才可以浇筑优质的合金模具钢钢水,然后还需要锻造,以增加强度,然后再进行数字化编程切削。

  编程的过程非常复杂繁琐,而且由于木质软尺不能弯折太大的弧度,这就要求整辆汽车所有的表面曲率不能太小,造型不能太过复杂。

  而车身则更麻烦,不仅仅要设计造型,更要考虑各种承重,撞击,扭曲,弯折等等受力,这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非常复杂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之后还要按照前面的步骤制造出来,然后反复进行各种实验,一旦试验不合格,就得改进重来,前面的过程重复一遍。一辆车的设计周期动辄几年,时间基本上都耗在了这里。

  所以,一辆汽车从设计稿到最终量产,经历的时间数以年计,耗费的金钱数以十亿计。

  其中的一套完整的汽车车身冲压模具,就要动辄上亿美元。

  这个年代一个车型往往动辄使用几年十几年而不会轻易更换,一个车企也不会出多少不同的车型,设计成本和模具成本的高昂是最重要的原因。

  而后来随着三维计算机设计软件的不断进步,让车型可以直接在电脑中建模,然后自动化编程,自动进行各种受力分析,刚度分析,扭转分析,碰撞分析。

  之后直接在计算机中分拆成各个部件,然后快速地建立模具所需的数据,甚至可以自动化书写模具加工程序。

  甚至有些极端的造车企业早就直接废弃了油泥模型的制造,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

  这使得复杂的车身外形成为可能,模具和设计成本直接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