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资金问题(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239章资金问题(二)

  “咱们项目资金还能支撑多久?”老顾转头问了一下负责资金监督的老师。

  “从目前的来看,大部分项目都是刚起步,所以资金用度不大。

  离子蒸镀原理验证已经完成,资金消耗比预期小很多。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王旭提供的思路实在太过明确了,所以很多预期中的损耗没有发生。

  根据这种情况,咱们也许可以重新仔细估算一下,把余量缩减到最低,再留一些自由资金随用随调。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咱们的现有资金原来估算差不多能支撑两个月的研究,现在估计可以适当延长。

  最乐观地估计下,咱们的资金应该还可以使用三到四个月。

  详细的时间,我还需要两天来进行精算。”这位负责资金监督和预算的干部是从部里调来支援的,主要负责经费的精算和监督。

  他开始的评估是按照正常科研流程评估的,但到了这个项目,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很多项目在进度表中都显示进行得非常顺利,特别是进入实验阶段的那些。

  这种顺利,有些超乎想象了,这就导致了,几乎每个项目的资金都比预期有所结余。

  这就显示了他评估的过高了,他必须根据现有进度重新评估整个项目的资金用度了。

  部里虽然没有提供太多的资金援助,但还是尽可能提供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支持,从政策上,默许了这种先斩后奏的模式,人员上则借调了几位管理与统筹方面的精兵强将给予支持。

  这其实已经表明了部里的态度是非常看好的,科技部在这个年代真的存在感弱得可怕,科技创新几乎没有,到处都在追赶。

  全华夏范围内的科研成就评估中,能达到国外八十年代水准那几乎就是最好的成果了。

  水木这边突然出了几件国际领先的成就,那还不被上面盯上才怪。

  估计部里正在头疼,今年的科技进步奖项的颁发了,毕竟水木这边的成就太吓人了。石墨烯,单晶铜,高灵敏信号检测电路,高保真信号放大电路,还有已经验证的生长法,每一项都是世界领先的。

  两个电路虽然名头不大,但是已经在许多的诸如雷达,声呐,监听,遥感等诸多保密研究中广泛使用,其原始设计和其变种加起来,已经多达十几种之多。

  这两种电路的思路可以说让华夏的眼睛明亮了许多,就这样级别的成果,在去年的水木科研成果列表中居然都还只能排在后面。

  而“超算”和“生长法”连续两个大型研究项目在水木的实施,让可以预见的未来,成果井喷几乎是必然的。“超算”项目其实也是和“生长法”项一样,从年后才刚刚正式启动的。

  “超算”项目的慢其实才是正常的,毕竟超算项目其实本质上是从下向上发起的,学生会和团委都在其中发生了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项目锻炼的主要是年轻的教师和学生,项目负责人是闫教授,也是相对年轻的教授,所以这个项目定位变成了培养未来骨干的试验性项目。

  这样,从一开始的各种申请流程,到各个项目的具体理想,都是由这些年轻教师自主完成的,所以整体流程自然快不到哪里去。

  都是按照标准流程走的,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相反,它是大型组织提升效率的工具。

  所以,这种锻炼将是全方位的,不仅仅针对年轻的教师,也同样针对年轻的水木项目管理机构。

  水木的决策并没有问题,甚至比王旭构思的时候想得更远,这不奇怪,王旭说到底还只是对于技术的方向有把握。

  但具体如何实现,项目如何申请,如何管理,如何统筹,如何监察,如何验收,这些都需要经验,科研管理一点都不比大型公司的管理来得简单。

  水木显然知道自身的缺陷,所以,有意识地在利用一切的机会进行着提升。

  而“生长法”项目则是面向更成熟的巅峰期的教授、研究员,自己人才不够就跨系合作,跨院合作,这是对于当下的投资,更着重于真实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