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佣兵工会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很快就人手一份,然后就有人进行了更新迭代,彼此间甚至都不需要打招呼,就知道需要加什么功能。到王旭离开公司的时候,那个工具几乎都可以拿出去销售了。

  为什么有功夫开发工具?因为不加班,有时间,就有空回想自己这一周哪里不爽。不爽就要解决,于是就有了工具,然后效率更高了,时间更多了,然后循环。这才是精英程序员的使用方法。

  咳咳,跑偏了。

  王旭写得很详细,要不是有电脑,光这个计划书,王旭就得写一年。感谢王江民教授发明的五笔输入法,让这个时代的人们就能够快速地录入文字,速度丝毫不逊色于后世的网络写手们。

  从系统总成,到任务模块,各个模块的验收标准,软件部分的拆分,功能函数的确定,反正几十万字的文稿,打印出来有好十来斤重。

  几个舍友,看着王旭同学废寝忘食地让这份超级厚重的计划书慢慢成形,几个舍友那是真的领教了谁才是爸爸。

  这也得亏王旭脑子里有现成的,对各个模块进行功能性描述就行,要是旁人,设计这东西估计都得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

  最终,一周后,当所有的计划书完成的时候,所有的舍友,和强叔都傻了。他们知道这个室友是神仙,但真没想到他能神仙到这种程度。

  这份计划书的绝大部分,他们都已经看过了,其中涉及的内容之广博,思路之清晰,方向之明确都让人叹为观止。

  更为奇特的是其中的管理模式,那根本不是现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常见的科技开发管理方式,而是全开放,全自由的模式。

  这是王旭的个人恶趣味,完全的自由发挥,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这个年代就是空的,几乎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王旭的想法就是干脆直接当作没人保护,先做一套共享体系出来。

  首先成立一个知识产权管理基金会,这个基金会负责申请和维护专利,以及其他知识产权。通过向盈利了的使用者收费以及捐助来获取收益。

  收益并不直接划归个人所有,收益采用积分制度,每个人都会根据你所做出的成就的引用数乘以一个知识产权基数来从中获取自己的积分。

  所有的设计与代码部分在华夏内部均采用共享方式进行维护,同时要求有直接关联关系的后继知识产权需纳入基金会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在这些个东西基础上建立的任何产品,都可以进行商业化运营,并可在未获得商业利益的时候暂缓缴纳知识产权费。知识产权费根据使用的具体内容具体标价,但确定不超过总售价的两成。

  基金会每年都会公布详细的财报,并将公示各种运营成本,承诺每年分红不少于利润的两成,剩下的利润,则至少拿出五成进行现有知识库的扩充与完善,基金会不会进行任何非科技研发类的投资。

  这个知识产权池的好处是可以轻松容纳王旭指导开发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会向全社会公开,并收取合理费用。

  王旭脑子里的想法太多,有些能直接兑换出来,那就可以直接获取收益。还有一些纯粹就是想法,就好像这次的“超算”。

  虽然他脑子里有原型,但毕竟不是成品,不能一比一复刻,必须堆人来干,那么就得设计制度来适应他层出不穷的新想法了。

  专利池初期不收费,也不在企业盈利前收费,这就会引发大量的国内企业生产和销售,无需费太大力气去推广。这些企业本来也不注重研发,与其让他们盗版,不如等他们用熟了再去割韭菜。

  一个专利官司不好打,但是一堆专利官司就不难打了,让专业的专利律师去干要比单个企业对专利的维护简单得多,很多专利流氓公司就是这么干的。

  而且专利池内部的专利使用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上交了一项专利,那么你的积分可以直接兑换相应的专利使用成本,或者参与后续分红,这就给使用专利的商家一点点继续研发的动力。

 &ems套共享体系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