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晏仙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场的仙人瞪大眼睛瞧着,挖空心思揣摩,想要将大道法则完整的装入脑海,然后只要有理解不了的地方,就很难装进去。



这样的大道树,没法用留影石和玉册记录,只能勉强写在金书上;然而落在金书上则变为仙文,跟立体的大道树有所不同,如果不是仙文大宗师,没办法将其联系起来。



尽管听取秦笛的讲道很难,那些前来听道的仙王都感到不虚此行。



因为修仙如同逆水行舟,原本就很困难。



遇到困难,百折不挠,才是大仙的本色!



这些仙王也不敢奢望,每次听道都能掌握三千大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修成仙帝就太容易了!



像那些证道仙王,每个人都修行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历尽艰辛才掌握七八千大道,然而他们听了秦笛的布道大会,每次都能增加四五百大道,照这么进展下去,只要再听几次,就可以掌握一万大道,接触晋升仙帝的门槛了。



完完整整的掌握一万大道,乃是晋升仙帝的基本要求。这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就算掌握一万大道,如果驳杂混乱,构不成完整的大道树;如果没有九品仙丹的助力和高阶的聚灵阵,没有符合自身条件的星陨,还是很难完成突破!



由此可见,像晏雪那样作为秦笛的弟子,该是多么的幸运;没有名师引路,一个人在旷野踟蹰,很容易掉入泥淖中!



仙界知名的大帝就那么多,每一位都有跟脚,不可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哪怕是古老的大帝,比如说玉帝,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超过亿劫,始证玉帝!再比如太上老君,不还有七十二次有记录的转世嘛!



仙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得到成长,一旦修成金仙,即便死了,只要有一丝残魂,便可以转世重生,积累道法,不断进阶,经过多世积累,得天之眷,才能修成仙帝。



正因为这一点,那些前来听道的仙人,大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们对秦仙王赞不绝口,感激涕零!



“秦仙王慷慨无私,弘扬大道,仙人之楷模!”



“听秦仙王一席话,胜过数十万年修行!”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今日听了仙王讲道,他日若能修成正果,必然报答他的恩情!”



也有人私下里表示不解:“我觉得好奇怪啊!为什么秦仙王要讲这些复杂的大道?如果换一位仙王,肯定会敝帚自珍,关起门来,将大道传给门人弟子,培养出一堆厉害的徒弟,然后横霸天下,为所欲为,你说对不对?”



有人低声附和:“依我看,要么秦仙王功力通玄,掌握的大道浩如烟海,他不是普通的仙王,有成为道祖的实力;要么他就是犯糊涂了……”



有人瞪他一眼:“看你说的!秦仙王道法高深,肯定不是普通仙王啊!如果是普通仙王,怎会讲出九千大道?即便勉强讲出来,也不会演示大道树!更何况,后面还有六场法会,前面都讲完了,后面再讲什么?”



布道大会最后一天,众仙听到轰隆隆的雷响,抬头看时,就见大秦国被仙阵笼罩的区域,有一道道天雷降落,每一道天雷都有丈许粗,威力惊人,有经验的人很快辨认出,那分明是“仙王劫”!



众仙都在猜测,不晓得是谁在渡仙王劫。



“莫非大秦国将要有第二位仙王了?”



“那会是谁呢?难道是秦仙王的师弟?”



“我们对秦仙王都不了解,他究竟出自哪个门派?有没有师弟、师妹?”



紫烟仙王因为跟雷闲云聊过,算是比较了解大秦国,道:“大秦国以秦仙王为主,总共五百口人,除了家人便是弟子,没听说他有什么师弟。”



仙王明冕问道:“秦仙王有几个徒弟?”



“七八个?十来个?听说大部分是客卿,有些是记名弟子,真传弟子有几人,我也搞不清楚。你们晓得不?秦仙王很年轻,迄今才只有十几万岁呢!”



众位仙王都为之震惊!



“怎么可能?要想修成仙王,没有个几百万年,哪能一蹴而就,越过龙门呢?”



仙王清斛一拍大腿:“照 “听秦仙王一席话,胜过数十万年修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