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一种新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一次,朱婉放弃在论文上署名,因为她是四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再拿一次的话,搞不好会遭雷劈!



比较而言,秦菱只拿了三次大奖,还能再冲一回,因此由她担当第一作者,张为申为第二作者。



秦笛给了张为申二十万大洋作为奖励,同时双方签下协议,秦家独占专利权,免除日后潜在的纠纷。



张为申爽快地答应了,因为双方本来就有协议,按规矩他连署名权都没有。这样伟大的发明,只要能署名,就会鲤鱼跃龙门,变成闻名遐迩的大科学家。



随后,秦笛亲自撰写了一篇长文:“土霉素的发现、药理效应及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纯粹是他凭记忆画的,如果单靠秦菱和张为申,根本弄不出来。



张为申看了文章忍不住咋舌:“秦先生,您怎么知道土霉素的分子式是这样?竟然有22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9个氧原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的结构靠谱吗?”



秦笛笑道:“放心,文章出版以后,自然有别的科学家帮我们验证。”



“这也太不严谨了!秦先生,能行吗?”



“呵呵,科学需要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看,我在论文上写了,仅仅是推测而已……”



不管怎样,论文寄出去了,专利也开始紧锣密鼓的申请。



秦笛已经不需要自己出马了,只要给纽约的老约翰和私人律师发一封电报,自然会有人帮他处理好。



两个月后,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虽然在医学界引起重视,但在社会上并没有太大的凡响,毕竟它不是第一号抗生素,前头已经有磺胺药、青霉素和链霉素了。



不过,土霉素的发现给国泰药业和常青藤药业增添了新的动力,特别是后者,有希望跻身于美国著名的药企。



不久,老约翰的儿子Archer发来电报,说全球十大药业公司里,已有四家发来收购要约,其中强生公司愿意支付5800万美元,用来全额收购常青藤药业。



秦笛回电:“白日做梦!”将对方的请求断然拒绝了。



除了磺胺药和青霉素在世界各地有授权外,链霉素并没有授权给别的公司,土霉素也不会有额外的授权,单靠这两种药物,常青藤药业能赚得盆满钵满,跻身于世界顶尖的药企之列。



先前两年,常青藤药业赚的钱,一部分被秦笛抽出来,投入“蓝天食品”买粮食,然后送到秦氏粮行储备起来,所以公司资本金算不上很丰厚。



要知道,搁到21世纪,每一种新药的开发,都要耗资10亿美元以上,而很多小公司就靠一种药卖出了天价。至于说公司的并购,低于10亿美元,那都是亏本买卖。



民国时期,美国已经有食品药监局(FDA)了,但它对药品的审批远不如后来那样严格,像链霉素和土霉素这种新药,因为药效非常显著,很容易通过临床验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