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和蒯越谈生意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瑾心中一紧,拼命的给张淼使眼色,张淼却只是微笑,等着蒯越的回答。

  终于,蒯越放下了茶盏,看向张淼:“眼下,曹司空已把天子接到许昌,天子已经不再颠沛流离,如此,州牧还有什么必要带兵北上?天下,是大汉天下,是天子之天下,州牧他虽为宗亲,却仍然是天子之臣,眼下许都朝廷已建,曹司空和重臣们各司其职,天下很快便能安定下来。”

  张淼微微一笑:“别驾说得对,淼受教了。”

  蒯越摇了摇头,再没了谈论诗赋的雅兴,便道:“昨日所说蜜烛,你可曾带来?”

  张淼道:“已经带来,共五百支,就在外面。”

  张平和张闯把箱子抬进客厅,放在了地上,然后掀开盖子。

  蒯越看着木箱中一根根的蜜烛,随手取了一支,然后便有家仆用火镰点燃,看着蜜烛燃烧的火苗,蒯越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蜜烛,你准备作价几何?”蒯越笑着问道。

  张淼为难的摸了摸后脑勺,道:“别驾,说实话,蜜烛这东西到底价值多少,俺们也不清楚。村子里所有的粮食都被黄巾贼抢去,只要能换全村八百余口一年吃的粮食,我便心满意足!”

  八百口?张瑾吃惊的看着张淼,整个村子连不满月的孩童加起来也没有六百人好吧!

  蒯越似笑非笑的看张淼一眼:“张教授,你的算术学得着实很好。”

  八百口,即便其中一半是孩童,每个成年人一年口粮差不多需要十石,孩童减半,这样算下来一年的口粮也得六千石之多!一石粮食按三百钱算,六千石粮食价值达一百八十万钱之多,一支蜜烛合三千六百钱!这简直太过离谱!

  (石是体积单位,在汉代,一石粮食约35-40斤。)

  张淼憨厚的笑着:“八百口族人嗷嗷待哺,若是没有粮食这个冬天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俺们也没了办法。”

  蒯越不耐烦的一挥手:“没有这么多!我顶多给你三千石黍米,再多便没有了!”

  三千石,合一支蜜烛换六石黍米,价格昂贵的很。若不是蜜烛太过难得,若不是张淼在文会上一鸣惊人,若不是刘表已经当众答应买下蜜烛并作为给天子的贡品,蒯越根本不会出这么高的价!当然,买蜜烛的钱出自荆州府库,而不是蒯越本人掏钱,这也是蒯越答应下来的重要原因。

  “这样村人们只能掺着野菜凑合着活下去了,”张淼叹道,“不过还是感谢蒯别驾,感谢州牧爱民如子,不然,全村八百口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对了别驾,我取了蜜蜂蜂巢后,担心那些蜜蜂会大量饿死,便和村人做了好些木箱,留下了一些蜂蜜让它们在木箱中重新筑巢维生,这样明年说不定又会有更多的蜜烛。”临行前,张淼又道。

  明年还想再高价卖一次啊?蒯越眼睛都突了出来,直接回绝道:“明年不要再想这样的好事,不可能再给你这么高的价格,便是你们村子再被黄巾贼抢一次也不行!”

  张淼大汗:“没敢想这样的价钱,按照市价便可。”

  蒯越点点头:“如此,有多少蜜烛尽管拿来便是。”

  对襄阳的豪门世家,并不缺那点小钱,蜜烛这种能彰显豪门气派的奢饰品,自然不愁销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