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思路大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听了这话,大头既有点小激动,也有点腹诽。激动是因为县太爷说谢谢自己,这要是有家谱,肯定是要把这事记录在案的,足够跟子孙后代显摆显摆了;腹诽是‘率先’这俩字,大头认为自己不仅‘率先’了,而且还‘绝后’了,因为买乌四集房子的只有自己一个,现在看来有点冤大头的意思了,当初要是租两间就好了,弄的自己资金如此的紧张,到处借钱很是狼狈。不过他还是很谦虚的说道:“哪里,哪里,应该的,应该的。”

  周主任,不对,现在叫周书记了,他哪知道赵兴东的窘境,继续问道:“小赵,你的货品不足啊,这四间房,我看拾掇拾掇,两间就足够你用了,空余的这两间有点浪费啊。”

  赵兴东虽然年纪轻,但社会阅历还是有的,在所谓公开场合说话的规矩,他是懂的,那就是少在领导面前诉苦,要多说些好听的。只听他腼腆的说道:“是的,周书记,我抓紧进货,一定把货源丰富起来。”

  周鼎天毕竟独挡一面的时间还不长,官僚作风也不强,加上最近势头强劲,使他没有像其他领导那样,打个哈哈了事。而且他觉得赵兴东表现的中规中矩,缺少年轻人的那股朝气,就笑着问道:“哦?小赵,那给我说说,都要进些什么货?从哪里进?说来听听。”

  “我……”这话问的大头语塞,心说,我买了这四间房花了一千块,把流动资金都快压完了,哪还有余钱再进别的货,这些竹器还是赊的货呢;而且国家限制太死,粮、油、棉政府统购统销,自己不能经营,工业用品自己也不知道哪有卖的,根本进不来货,就剩副食和蔬菜可以卖的,但还是资金原因,没办法弄。加上人手不足,目前能搞成这样,已经不简单了。这周书记是县太爷,啥不明白,说这话不是挤兑自己吗?

  不过赵兴东看着周鼎天的脸色,也不像是在埋汰自己,就算是埋汰,自己还能跟人家翻脸不成?于是大头嘴里胡乱支应着,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县太爷还是很亲民的,只见周鼎天和蔼的说道:“小赵,别光说漂亮话,看你的货品陈列,就知道你肯定在某一方面出了问题,既然我今天来了,看能不能给你解决一下,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喽,你可要抓住机遇噢!呵呵。”

  大头听了这话,心中一暖,觉得这才是党的好干部,他又看了一眼,跟在周鼎天身边的林强,发现是肯定的眼神,就不再扭捏,侃侃说道:“周书记,我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周转不灵,买这四间房,把我的老本基本上折腾完了,钱不够使了。”

  “哎呦!本钱不足,我可没什么办法,我可不是摇钱树,你一摇,就哗啦哗啦掉钱,哈哈!”周鼎天今天兴致很高,先是开个一个玩笑,才又说道:“小赵,那你肯定借了不少钱,急着给人家还吧。”

  看到赵兴东点头,周鼎天继续说道:“其实你不用还钱,你可以让借你钱的人入股嘛!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入股?”赵兴东心中一亮,嘴里喃喃自语道。

  学经济出身的周鼎天,对于各种经济模式都有过研究,说起这个话题自然是滔滔不绝,“入股跟借债不同,借债可不管你生意是赔是赚,到期你必须给人家还钱;入股就是参与到你的利润分配上来,按股份分配收益,当然要是生意赔了,入股的人,也不能让你还钱。可要是生意好,入股的人,分的钱可就多了。我想你这么年轻能干,要是招股的话,肯定有不少人都愿意,就冲你这四间门面房,跟县百货商场占的地方一样大,还怕引不来资金?”

  一语点醒梦中人,周鼎天这番话让赵兴东思路大开,他觉得周伟峰的老爹,真是和他儿子一样,都是难得的人才啊!

  ………………………………………………………………………………………………………

  作者语:今天就算把这本书的第一部完成了,名称就叫“七十年代”,本来应该在目录里体现出来的,可老枪不会设置,就在这里交代一下算啦。下一章起,开始本书的第二部“八十年代”,算是情节正式展开,也更有激情,大头会成为第一批‘万元户’,会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八十年代,是梦幻一样的时代,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只要你能搞来货,甭管什么东西,都不愁销路。只要你敢折腾,就会有数钱数到手抽筋的体验,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初期。哎……,可惜老枪那时候还小啊,没赶上呐!

  呵呵,回顾历史,站在时间的车轮上,看那个年代赚钱挺容易,可真在那个时代,又有几个人敢折腾呢?大多数人,还不是居家过日子,做个普通人的命。老枪认命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