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零八 章 一场悍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兴东把那张当借条的粮票拿过来看了看,又接过魏玲芝手中的钱,算了一下差价,自己留下了0.45元,把剩下的3.75元给了支书婆娘。

  本来以为交接清楚的赵兴东,还是被女党员接下来的语言震惊了,只听支书婆娘说道:“兴东,那张当借条的粮票,也是你同学赔给我的,你要是想把粮票带走,该给我……”

  话还没有说完,大头已经明白意思了,他迅速看了一下粮票的面值,是一斤的商丘粮票,就赶紧又取出一毛钱递给本村的第一夫人,然后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支书婆娘接过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的脸上笑开了花,仿佛是1975年的柬埔寨人民,听到他们最高领导人波尔布特宣布实行共产主义时的表情一样,灿烂而幸福。

  魏玲芝对母亲的帐算如此的清晰感到不好意思,嗔怪道:“妈,你咋光叫兴东哥垫钱呢!真是的。”

  大头听到姑娘悦耳、动听的娇嗔声,骨子里都觉得一酥,一瞬间就麻到心尖尖里去了。小伙子心说,难怪钱春平被这丫头迷的五迷三道的,就这声音就能把男人的魂勾走一半。

  练过气功的赵兴东赶紧把被勾走的半拉魂拽了回来,他定了定神,然后笑道:“我垫钱还不是应该的嘛!省的姨再为这事儿操心啦。不过我那个同学一直担心把姨撞坏了,今天人没来,回头肯定还要来看看姨的。”说完,大头瞥了一眼水灵的少女。

  高小水平的支书婆娘对钱春平没什么好感,总觉得这小子对她的掌上明珠意图不轨,就说道:“这事已经了了,兴东,就别让你同学过来了。”

  魏家千金此时接过话,说道:“妈,兴东哥大老远回来,肯定饿了,你赶紧弄饭去嘛!”支书婆娘倒也觉得应该请这位屡次帮助她的少年吃上一顿,就乐呵呵的点头应承着出门去灶房了。

  赵兴东说了几句客气话,也就不做作了,在别人家混饭,已经成了这名孤儿的拿手好戏。等中老年妇女离开,大头刚想跟美丽的姑娘单独拉拉家常、套套近乎,里屋的门帘一掀,女**员的佳偶魏生金出来了,支书同志刚收听完党中央的声音,满脸的喜气,就跟自己参加了中央的建国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似的。

  支书到了堂屋,张口就对赵兴东说道:“有这个话匣子就是好啊!兴东啊,叔刚才听了叶剑英同志代表**中央、人大常委会和******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这个讲话真是深入人心啊!”

  魏玲芝对她父亲的那套把戏很清楚,就打趣道:“爸,那叶委员长的讲话都说了啥呢?”

  “嗯……哼……”吭哧了半天,魏生金同志也没有放出个屁来。原来这位支书确实爱听从中央传过来的声音,但那个声音到底在讲什么,他是根本不关心的,或者讲以他的水平,也没办法搞明白中央的意思。老魏同志只是要在村里,表现出自己的卓尔不群,表现出自己了解国家大事的睿智,表现出自己跟党中央的距离是多么的近。

  倾听中央的声音,只是魏生金的一种姿态,一种让村民们高山仰止的行为,这种行为给他带来了不少满足感。当他和乡党们聊天时,经常会用“最近,中央的意思是……”“这事,中央的看法是……”等等这种句子开头;而且与别人谈话时,支书同志还偶尔会冒出一两个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新鲜词汇,然后看着听众迷茫不懂的神情,他也不去主动解释,等吊足了别人的胃口,他才胡说八道一通,听的农民兄弟们晕头转向的。这些做法给支书魏生金带来了不少的政治威望,使他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可惜闺女对自己的老爹是很了解的,而且经常让这位村里政坛的一号人物下不了台。此刻,魏玲芝看到自己的老爹吃瘪,就“咯咯咯”的笑起来。赵兴东也大体明白魏生金是个什么货色,笑了笑没有说话。

  在改革开放30年(1979——2009)的历史上,叶剑英元帅的这次讲话确实很重要,他初步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的重要经验教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从这次讲话之后,几个新概念、新理论就逐渐在国内确立起来,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比如‘发展民主与法制’比如‘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等。这些理念到现在还在应用,尽管有些人认为现在已经是“盛世”了,再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不合适了,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尺。

  三人在堂屋里说着闲话,魏生金对赵兴东在自有市场上对自己老婆的义举,很是夸奖了一番,大头也客气了几句,说了不长时间的话,饭菜就上来了……

魏生金带来了不少的政治威望,使他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