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话杀死比赛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帅也读矛盾说?”张居正听闻,总觉得味儿不对,这味儿太熟悉,以致于让张居正有点像照镜子感觉,他也是这么想的!里挑外撅这种事,到底是张居正起的头,还是小皇帝起的头?张居正认真思索之后,发现是自己对付晋党,在杨博致仕时候起的头。

  葛守礼任党魁,分化晋党,张居正就是那会儿起的里挑外撅的头儿,被陛下全都学去了,颇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

  李成梁点头说道:“我也是个生员,就是考举人没考中,相比较考举人,我还是在军事上有那么一些天赋,所以矛盾说,我也读了,而且是宫刻版的,先生教得好啊。”

  李成梁认为里挑外撅这种把戏,非常合适东北局势,而且要利用和深化北虏和东夷之间的矛盾,绝对不能让他们成为一个整体,否则大明危矣。

  李成梁接着说道:“大宁卫除了军事意义之外,其实也能放羊,大明缺少羊毛,大明也缺少膨润土,这不是解了燃眉之急?”

  张居正极为认同的点头说道:“算算日子,过几日,就是第一批膨润土入京的时间了。”

  “我第三件事,则是询问辽东防务。”张居正喝了口茶颇为平静的问道:“彻底打下黑土地,需要多少人?”

  “五十万,征战三年的粮草。”李成梁伸出一只手,十分确信的说道:“如果朝廷有五十万军兵攻打三年的能力,就可以彻底占领辽东以北了。”

  “五十万太多了。”张居正一听这个数字,就是连连摇头,若是旁人一听这个数字,莫不是以为李成梁疯了,区区一群建奴,海西女真,跟野人差不多,居然要五十万征伐。

  “但是东北多深山老林,没有五十万人,攻破而不能战守,战守不能耕种,那么攻伐,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反而会像吉林造船厂反复那样。”李成梁陈述了自己的理由。

  大明只要恢复到能够调动五十万大军,征伐三年的调度粮草的能力,东北而已。

  “太难了。”张居正有些麻了,他发现自己好像就在爬山,这好不容易爬了一个小山头,前面似乎一个不可逾越的大山在等着他。

  “对于先生而言,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李成梁看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张居正,张居正和小皇帝的关系极好,只要张居正不失圣眷,稳稳当当的干个十年,啥事儿办不成?

  “不难吗?”张居正还想归政致仕后,研究算学,仰望星空,可是那惬意的日子,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了,而且他对自己信心不足。

  李成梁笑了笑说道:“我相信元辅先生能做到,元辅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毅力。”

  李成梁并不怕戚继光,惹不起可以躲得起,只要不造反,不做戚继光对手,那就不会直面戚继光,实在不行,打一打再说。

  但是李成梁多少有点怕张居正,这个读书人实在是太过于阴险,西北晋党闹得多凶?连司礼监都要敲掉!现在呢?被张居正一顿里挑外撅,晋党温润的跟绵羊一样,王崇古都快成国之干臣了。

  对于张居正而言,这都不是个事儿,李成梁很相信张居正。

  张居正和李成梁聊了很久,一顿饭,饭没吃,酒没喝,喝了几壶茶。

  万历三年十二月,过年,注定不会太平。

  大明,从仁宗继位之后,就有一种‘我必赢’土地精算的风力在蔓延,大明朝臣,总是会拿着‘这块土地打回来也回不了本、不如不打’自我安慰,来证明大明的战略收缩是合理的,每一次战略收缩是大明赢了!

  土地失去就失去了,但是省钱了。

  所以就会有仁宗年间弃置吉林造船厂;也才会有大宁卫在景泰帝死后,成为兀良哈的牧场;才会有嘉靖年间再复河套争议;才会有交趾布政司的丢失;才会有红毛番攻占马六甲海峡,吕宋失国。

  在大明的叙事体系里,所有的朝贡国都属于大明的领土范围,至少是羁縻范围,远在印度洋的锡兰斯里兰卡的王室也有大明赐予的五章冕服。

  但是大明在两百年的时间,的确是不断的进行着精算的战略收缩,这种精算的风力甚为喧嚣。

  比如这次大宁卫,就有这种精算的风力舆论在朝中愈演愈烈,对于大宁卫是弃是守的问题,万历三年十二月中旬,一场蔓延整个朝堂的大辩论开始了。

  而张居正依旧有条不紊的推进着大宁卫的防务,永平镇军兵在开春后会调拨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批复了兵部的七营堡拱卫大宁卫、调拨了二十万石粮草和的大量的军备供给大宁卫军队。

  等朝中吵吵完了,土蛮汗怕是要发动反击了,不做好防务,就是争论赢了,大宁卫也不在手里了。

  吵架可以慢慢吵,活儿得赶紧干,张居正是首辅,最推崇循吏,吵架可以输,但是活儿必须要做好。

  张居正一意孤行推动政令,遭到了朝臣们的进一步反对,奏疏越堆越高。

  而今天,刑部尚书王崇古再一次出现在了北土城,上一次他来北土城,还是以太子少保的身份提督京营,而这一次来,王崇古是来领膨润土的,第一批三千袋膨润土已经顺利抵达北土城,需要永定毛呢官厂签收。

  这可不是小事,三千袋的膨润土,是俺答汗一年提供的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