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造反只为诛九族(完)【二合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至于允许移民,不得阻碍双方交易之类条款,放在哪都相当合理正常啊!

  自己国家留不住人能怨谁?

  之后吧,当然就是女儿国与大乾国之间,勉强能算继续和谐相处了起来。

  以及人口流动总算不再像先前那样必须偷偷的,隐秘进行,而是开始光明正大的移民,甚至曲洁还特地派了不少人到大乾国境内的穷困地区,受灾地区大肆宣传,宣武帝则是敢怒而不敢言。

  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大乾国的人口,不断往女儿国流失,如今的大乾国非但没有人口滋生导致的各种问题,反倒因为人口过少出现了很多其他问题。

  以及那些问题引发的蝴蝶效应。

  比如土地越来越便宜,雇农价格上涨,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去下田干活。

  以前人多,同时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其他出路可言,即便地主勋贵大肆兼并土地,雇人种田价格极其低廉,或者将田租给别人,分成极高,没有土地的那些普通百姓为了有口饭吃,也只能干。

  但现在,没有土地的只要愿意去女儿国,就能立刻领取二十亩土地,同时前三年免税,一家多少人口便能得到多少个二十亩土地,再加上女儿国又不是什么蛮荒之地,人家刚打败了大乾,逼的宣武帝下罪己诏,同时女儿国国主还跟宣武帝是一家人,是宣武帝姑奶奶。

  怎么都不能算蛮夷,所以没有土地的百姓对女儿国并不怎么排斥,一些没文化的,甚至觉得女儿国就是个大点的藩国,压根没将女儿国当外人,大家都很愿意带着全家老小,一起移民过去。

  没有土地的人大多都跑了,有土地的人在耕完自家土地之后又还能租多少土地呢,那些疯狂兼并土地的勋贵和地主们土地再多,没人耕种也没用,只能沦为废地荒地,土地价格能不下跌吗?

  再加上宣武帝又不敢直接阻止想移民的人离开,所以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努力留住本国国民,比如说不允许土地抛荒,减少人头税,推迟收人头税的时间等等一系列操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促使土地降价,大地主和勋贵们,也不得不提高雇人种田的价格。

  而很多人有口饭吃,饿不死。

  其实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

  手里有点小钱的,同样相当愿意在土地价格下降的时候稍微买几亩地,增加自家土地的亩数,过些年儿子分家的时候每人也能多分几亩地,多得粮食。

  正因如此,宣武帝才勉强保住了剩余大部分自耕农,保住了税收基本盘。

  又比如说,女子地位得到提升。

  没错,虽然曲洁并没有派人在大乾国境内大肆宣扬平等之类的言论,但是大乾国的女子地位,还是在曲洁一些操作的间接影响下,正在逐年的提升着。

  毕竟大乾国有太多女婴,以及被卖或其他因素较为凄惨的女子被曲洁派人救回女儿国,同时女儿国内女子地位略高男子一筹,一切有法可依,完全不用担心孤儿寡母被吃绝户等国情,也十分吸引部分女子前往,加上还有青楼女子凭学识当上了县令之类的故事在宣传。

  多的是大乾女子愿意去女儿国。

  很多时候,很多女子之所以忍气吞声,不是她们不想反抗,是知道反抗也没有用,反抗之后只会更惨,而女儿国的存在则是给了她们底气,给了她们一个反抗之后可以靠自己活下去的地界。

  所以这些年,大乾国境内真的有很多女子直接前往女儿国定居,或者与

  丈夫和离前往女儿国定居,再加上女儿国还特地在大乾国,办了个女子互助会。

  帮助有反抗心却无能为力的女子。

  这些情况都直接或间接促使越来越多的女子移民到女儿国,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乾国男女比例越来越悬殊。

  而朝廷那边为了维持人口增长,不得不一边限制官员勋贵纳妾,一边打击溺死女婴现象,以及配合着搞了些取消女子人头税,家里有多少女儿可以减免多少税收之类的操作,另外还取消了贞节牌坊,大力鼓励寡妇再嫁,四十多岁的寡妇都不放过,真真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因此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