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管控变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荣耀内部讨论完,雷君就安排人事部门加大从MOTO挖人的力度,万一收购失败,呵呵,贼不走空嘛,国内国外同时挖角。

  荣耀的规模很大了,员工数量膨胀式增长到5万,问题不少,可公司还处在高速发展中,并没有到需要精细化管理的时候。

  可曲黎害怕有些事情一旦形成“职场潜规则”,就可能像癌症一样传播开,再难以肃清,只好持续不断的加强内部治理,从一开始就杜绝一些事情的发生。

  还好他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想做什么没人可以阻止,再加上雷君挺喜欢某想刘老头,相信他“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九字真言,认可曲黎的做法。

  梳理荣耀的组织架构,简单的说就是产品、市场和支持服务部门,产品部门分为软件、硬件两个部门;市场部门有营销、运营,销售等,全球分为亚太、美洲、中东欧洲三个大区;支持服务部门包括供应链管理、售后、合规、财务和法律等等。

  这样一個庞大的体系下,还要细分,分公司子公司不知道已经有了多少层级,不过员工的岗位序列是统一的。

  国内还好说,曲黎对荣耀在国外的团队并不是很熟悉,因为公司的授权,海外分公司职业经理人权利挺大的,那荣耀的监管有没有做到位?

  对公司贪腐现象的打击放在了很重要的高度,一旦出现大面积贪腐,那说明这个组织已经不行了。就好像鹅厂,贪腐问题应该是冰山一角,他们的创新能力,战略执行力可能都出了问题。

  除了重点关注的合规部门,还有产品部门的研发管理,荣耀的产品开发几经调整,最新的方案是国内团队开发自研芯片加安卓、KOS系统的两款手机,高通芯片加KOS系统手机;硅谷团队开发高通芯片加安卓、WindowsPhone系统的两款手机。暂时没有安排自研芯片加WindowsPhone系统的手机组合。

  五六个组合,各部门之间的交叉配合,分工合作是怎么进行的,会不会有各部门重复问同一个问题,效率变的极低?怎么管理高素质的工程师和程序猿团队,他们是不是真的不需要管理?能不能主动解决问题?

  曲黎在学会“赋能”的同时,还学会了“管控”,这两者是相互依存,懂得赋能就能避免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现象。

  具体的做法就相当于高深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曲黎又不是管理学大师,自己知道怎么用就行了,没必要再写一本“武穆遗书”。

  有了方法论,有了明确的目的,学习变的简单,让产品部门的工作环境变的“简单”,合作变的顺畅,少不了在线协同办公,微信WeChat成为必备的工具,还有古歌的邮箱大师等工具,就差视频会议软件了,这个难度不大,像荣耀这样的大厂,是可以申请国际带宽的。

  聚美和荣耀都在魔都成立分公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中美海底光缆。鉴于公司的发展速度,曲黎和谷歌、Facebook等都有沟通,准备通过电讯盈和与他们联合投资海底光缆项目,主要是从米国到亚太地区。至于从国内到欧盟的海底光缆计划,大概率要和某些国企大爷合作。

  忙乎了好些天,没有深入管理体系建设,反而帮他们解决问题,曲黎反应过来都有些尴尬,“有心人”可以借此发现他的弱点,做事的人可以知道曲黎至少是”曲黎又不是管理学大师,自己知道怎么用就行了,没必要再写一本“武穆遗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