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火攻奇效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藏国 !



    李嗣业笑了笑又继续道:“吐蕃赞普急于想打通吐火罗,在吐火罗得到充足的后勤补给,但吐蕃好几位政务大臣都反对,认为出兵吐火罗是盲进,会使吐蕃遭遇更大的损失。



    这位官员还说,赞普这些年在陇右和安西屡战屡败,吐蕃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人口和国力损耗太大,所以吐蕃内部很多势力强大的家族都对赞普不满,大小勃律的兵力都不多,使君,这是上天给我们的机会。”



    李邺很赞同这些话,他确实也知道天宝年间吐蕃对唐朝的战争不利,王忠嗣、哥舒翰等人在陇右对吐蕃屡战屡胜,吐蕃好容易得到的黄河九曲也丢掉了。



    而高仙芝和封常清在安西也同样强力牵制住了吐蕃,使吐蕃无法西进吐火罗。



    对外战争不利,国力大损,吐蕃内部矛盾开始激化,应该就是明年,吐蕃赞普被权臣刺杀。



    李邺当即道:“我要见一见这位吐蕃官员!”



    不多时,这名吐蕃官员被带进大帐,他年约三十余岁,看起来身材削瘦,皮肤黝黑,目光清朗,气质和吐蕃军完全不同,一看就是层次比较高的贵族。



    “我叫巴桑希,是赞普手下官员。”



    他开口就是一口流利汉语,李邺不奇怪,李嗣业告诉他了,这名官员曾被派去五台山学习佛法,精通汉语。



    “你来朅师国也是学习佛法?”



    巴桑希摇摇头,“我是奉赞普之令去乌仗那国寻找莲花生大士进吐蕃传授佛法,正好路过朅师国,在这里休息一些日子。”



    “你从大勃律过来?”



    “是!我沿着羌同河向西而行,经过了大勃律。”



    羌同河就是信度河,今天的印度河,发源于象雄地区,象雄古称羌同。



    “大勃律和小勃律各有多少吐蕃军兵力?”李邺追问道。



    巴桑希沉默了,李邺笑了笑道:“如果你愿意说,我不仅放你回吐蕃,还会告诉你关于你们赞普赤德祖赞的一个预言,是莲花生大士告诉我的预言,他明年会被人刺杀。”



    巴桑希大惊失色,注视着李邺,李邺淡淡道:“我不会说谎,我完全可以用酷刑让你开口,没必要骗你。”



    巴桑希注视李邺半晌道:“小勃律有三千军队,大勃律有七千军队,一共一万人。”



    李邺缓缓道:“你们的政务大臣中,有人勾结苏毗国,欲刺杀赞普。”



    “是谁?”



    “具体是谁我不记得了,好像名字中带了一个梅字。



    “啊!是朗.梅色。”



    “好像是他,明年让你们赞普不要去看赛马。”



    “真是莲花生大士的预言?”



    “信不信由你!”



    巴桑希有点不太相信,但对方说是莲花生大士的预言,万一是真的呢?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必要骗自己啊!



    巴桑希又问道:“你答应放我回去,什么时候?”



    “我拿下大勃律就放你走。”



    从朅师国到小勃律要走十天时间,都是在婆夷水河谷内行军,河谷海拔不高,只有两千米左右,三万唐军走得比较轻松。



    李邺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他把第一阶段的后勤重地放在朅师国,所有粮草后勤都留在朅师国,并留下五千军队防御,一旦完全拿下小勃律,后勤重地就会转移到小勃律。






    “信不信由你!”



    巴桑希有点不太相信,但对方说是莲花生大士的预言,万一是真的呢?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必要骗自己啊!



    巴桑希又问道:“你答应放我回去,什么时候?”



    “我拿下大勃律就放你走。”



    从朅师国到小勃律要走十天时间,都是在婆夷水河谷内行军,河谷海拔不高,只有两千米左右,三万唐军走得比较轻松。



    李邺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他把第一阶段的后勤重地放在朅师国,所有粮草后勤都留在朅师国,并留下五千军队防御,一旦完全拿下小勃律,后勤重地就会转移到小勃律。



    在高原作战,后勤是第一重要的,只有充足的粮食和肉食,完善的后勤保障,唐军才会有充沛的体力和吐蕃军作战。



    这是李邺在尕斯草原学到了惨痛经验,如果当时粮草再充足一点,休息再充分一点,他们也不至于粮食断绝,仓促作战,最后阵亡一千八百余人。



    两天后,河谷内已经无法行军,他们必须走上数十丈高的半山腰行军,道路也在这里分叉,一条北岸路,一条南岸路,都是去小勃律,北岸是唐军控制,南岸则是吐蕃军控制。



    李邺率大军上了南岸路,继续向西而行,两天后,前面路开始变宽,一座很突兀的巨石山阻挡住了去路,这座巨石山应该是山体崩塌留下的遗迹,数十万年的风化和冰雪侵蚀,所有的碎石都消失了,只剩下无数巨石堆砌成一座巨石小山。



    小山高度约七八丈左右,宽百丈,十分陡峭,中间只有一条七尺宽的一线天可以过去,一线天内长约百步,两边山体明显有人工修筑的工事,这里便是吐蕃军的第一座防御工事了。



    其实唐军也一样,也在半路上修建了好几座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工事。



    眼前的一线天虽然可以过去,但已经被吐蕃军用数千只沙袋严严实实堵死了,要么把数千沙袋一袋一袋搬出来,还要忍受吐蕃军的箭雨。



    要么就暂时放弃一线天的想法,直接攀上十丈高的山顶,山顶上,两百名吐蕃士兵已经严阵以待。



    怎么办,没有攻城梯,只能靠绳索向上攀爬,但上面有吐蕃军,一刀就能把绳索斩断。



    但办法总是有的,李邺一声令下,三千弩手冲上前,列成六排,以三段射一起向山顶上疾雨般射箭。



    密集的箭矢压得上方吐蕃军抬不起头,又奔上来五百名士兵,每个人怀中抱着皮袋,一起向山顶喷射猛火油。



    但这种皮袋最终只能喷射七八丈远,射不到山顶,只能射在山岩上,但也会有些作用。



    数十只火箭射出,山体上流淌的猛火油开始燃烧起来,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山顶的吐蕃士兵受不了炙烤和烟熏,纷纷后撤。



    李邺眉头皱成一团,吐蕃军士兵只是稍稍后退,但还是山顶上,一旦唐军开始攻山,他们又会重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