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养一株花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顾骋没有穿外套,掀开帘子就跑了出去,留下珠帘在背后劈啪作响。

  他跑得很快,脚下几乎沾不到影子,衬衫里灌满了风,整个人轻盈得仿佛是要飞起来。

  玉宝斋就在雍和宫不远处。

  天王殿、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四学殿……从南向北渐次缩小,殿宇则依次升高,占据好大一块长条形的地块。这里建筑的形制和紫禁城不相上下,又因为出了两任皇帝,被称作“龙潜福地”。

  b市的本地人,都知道雍和宫很灵的。

  这里一年到头都香火鼎盛。

  缭绕的白烟好像是天空中的云絮,在高广的大殿里徘徊、升腾,消失在看不见的高处。

  顾骋呼吸还没有完全平复,他仰望着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在无边崇圣的氛围之中,感觉灵台渐渐清明起来。

  虽然看不清的东西仍旧是看不清的,他却微微安定了一些。

  他心烦意乱、或者是懵懂不安的时候,总是会来这里找一点安定。

  但其实他是不信这些的。

  来这里也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理所应当满足你的期望。

  就算是虚无缥缈的诸天神佛。

  大概对他们而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实在太过无足轻重了。就像是他小时候,无数次午夜梦回,在心里拼命拼命的许愿,希望能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就从来没有实现过。

  也或许是他说话许愿的声音太小,被嘈杂的红尘淹没了。

  总之他从来没有得到过什么。

  但顾骋依旧一丝不苟的践行了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会很努力,会表现得很乖很好,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

  会努力优秀一些,更优秀一些。

  因为他自己要照顾自己。

  无论想要什么,都只能自己为自己取得。

  命运这个词很有意思,好像一开始就把一切都注定了。

  有时候真想看看那张空白的试卷上,正确答案是什么。

  其实也没关系,尽管他不知道答案,但这些年披风沐雨,在无边长夜里踽踽独行,他早就找到了“人生”这道题正确的解法——

  不外乎是改变你能够改变的,然后接受你无能为力的。

  大殿内香火缭绕,善信络绎不绝,人人都在向神佛求取愿望。

  顾骋并没有太多心愿,除了身体健康之外,无非是学业有成、工作顺利,毕业之后找一份喜欢的工作,攒钱买房安家,然后和喜欢的人结婚生子……

  他忽然顿了顿。

  喜欢的人?

  顾骋停顿了一下,随即又自然而然的转移了注意。

  其实他还有一点心愿的,希望霍誉非也能顺顺利利。

  霍誉非是他这么多年来遇到的第一个,这么好的人。

  顾骋有时候都觉得,对方身上似乎有种天然的力量,让他无法自控的觉得向往。

  应该是很羡慕吧?

  每一次看到对方,他总是会想起阳光下舒展姿态的高大向日葵。

  尤其在得知这株向日葵是从黑暗里生长出来的时候,他心里一瞬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冲动。

  可能是有点敬佩,有点怜惜,有点向往,有点感动。

  还有一些同命相怜和感同身受。

  顾骋自己也形容不清楚,再直观点说,就是让他忍不住想把这株向日葵移栽到自己家里,每天浇水松土捉虫,据为己有。

  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比喻。

  他就这么想想,然后无可无不可的对着三世佛像笑了笑,退了出去。

  这时他心情已经完全平静了下来。

  从小到大,他心烦意乱的时候,总爱来这里转一转,很快就能冷静下来,然后认清现实。

  经院门口依旧排着长队,因为雍和宫很灵验,请高僧加持随身物件就变得趋之若鹜。甚至还有许多外地人千里迢迢来这边排队,就是为了求一个护身符。

  就算许多人都知道这其中更多的是心理作用,这里的信众从来没有变少过。

  因为他从来不会把心愿寄托在这些东西上,看着长长的队伍,心里就有点好笑。

  转头就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雍和宫他已经来过许多次,很熟了。当初能从p大千里迢迢找到玉宝斋的兼职,也是因为常常来雍和宫的缘故。因此顾骋也没有看路,就朝着人最少的地方随意的走着。等到身边再看不到别的游客,才注意到自己不小心走到了后院的厢房。

  一个灰袍的僧人正在给刚刚扫过的地面洒水。

  这里地面还没有整修过,依旧是砖地,时间久了砖缝里就积了满满的灰,风一吹就会扬出来。

  顾骋觉得有点好笑,忍不住笑了一声。

  那个灰袍的僧人年龄已经很大了,耳朵却很好使,他抬头看了眼顾骋,特别平和的问他:“施主在笑什么?”

  顾骋连忙道歉。

 僧加持随身物件就变得趋之若鹜。甚至还有许多外地人千里迢迢来这边排队,就是为了求一个护身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