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抚恤金有猫腻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冯大嫂一脸嫌弃推开她,冷冷道:“巧巧,你该不会是有了新的相好,反悔了不想嫁我大哥,所以才编出这套说辞来唬我吧?”

  “呜呜呜!大嫂,你可是冤枉死我了!大哥大嫂一心为我着想,不为别的,就为三个臭小子能换回来200块,我做梦都要笑醒了,咋能反悔呢?

  再说了,你们老秦家就你大哥一个独子儿,我嫁过去就吃香喝辣,我就算再傻,也不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找别的男人呀?”冯巧巧一脸委屈道。

  冯大嫂细思极恐,想着撺掇她卖儿子的人正是自己,万一彭勇真的惦记着四个孩子不肯去投胎成了游魂儿,会不会把矛头对准她?

  越想她就越觉得怕,赶忙道:“巧巧,我是抽空来的,还要赶着回去上工呢,这事儿等空了再说,我回去了。”

  “大嫂您不多坐会儿?我这儿还有彭勇以前用过的一对瓷缸子,青花瓷的,你带回去用?”冯巧巧从抽屉里取出两个泡茶用的瓷缸子给她看。

  冯大嫂一听是彭勇用过的,就像是被火烧了屁股一样,一声不吭扭头就朝着院门狂奔而去。

  一路上她跑得飞快,就像身后有鬼在追,路过鬼魅林时,脚底下正好踩到一块鹅卵石,一跤就摔了个狗啃泥。

  吓得她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妹、妹、妹夫,你饶了我吧,我也是看你家四个娃儿都快饿死了,才想着帮巧巧一把的。

  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恨就恨你爹娘和你两个兄弟狠心,要不是他们占了你的抚恤金,巧巧和孩子们也不会挨饿,你说对吧?”

  好一会儿之后,林子里刮过一阵风,便再无动静了。

  冯大嫂从地上爬起来,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自己除了右脚歪了,并没有别的伤,这才心有余悸慢吞吞一瘸一拐回家去了。

  她这一回去就病倒了,整整在床上躺了一月没下地,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另一边,吓走了冯大嫂,冯巧巧心里格外畅快。

  她认真想了想,决定找个理由,从此不去上工了,比起每天累死累活挣工分,她更愿意开动脑筋想想其他法子挣生活费。

  这个年代,个人经商首先是不合法的,不予考虑,但是她接手的这个烂摊子中,有一点是值得重视的。

  那就是,她冯巧巧现在是一个烈士遗属,而她的四个孩子是烈士遗孤。

  就凭这一点,按理说他们一家的生活不该过不下去的。

  但原主是个没见识的村妇,当初抚恤金发放时,所有的手续都是彭勇的二弟和三弟去办的,回来后就对她说,公家一次性给了600元。

  作为家里的长子,彭勇有义务抚养父母,所以彭家要求原主分出一半的钱给公婆,冯巧巧二话没说就给了。

  后来二弟家的孩子生病住院问她借100元,原主再不舍还是给了,再后来三弟妹娘家哥哥摔断了腰又来借钱,她只能又拿出100元,抚恤金就只剩下100元。

  借钱的时候,两家都说得特别好听,但后来她手里的100元快要花光,问他们要账时,两家一开始各种推脱,最后直接翻了脸。

  不久后,彭家就以她命硬克夫、克长辈为由,将她们母子赶出了家门,她被迫带着孩子住进了老旧的破院子。

  彭家以前住的是两间旧土胚房,外带一个破旧的干打雷土墙砌成的院子。

  早年间这块地方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后来失了火,连人带院子烧了个精光,那块地就一直荒着,直到彭勇的爷爷带家人逃荒过来,在这荒地上盖了一院土房,一家子才安顿下来。

  后来彭勇参军提干,给家里寄的钱多了,他爸彭德富就想盖新房,那时候他悄悄找了个懂风水的算了一卦,说这块地方不详,所以上一任房主才遭了横祸。

  刚巧那阵子村里有个孤寡老人快不行了,彭德富就让他小儿子上赶着认了个干亲,等那人去世了,他张罗着给办了丧事儿,顺理成章占了他家的宅基地,将原来的破旧房子推了盖了三间砖瓦房。

  彭家老房本就是破旧的土房,村里也没人看得上,就暂时空置下来了。

  后来彭家把冯巧巧母子撵到老房子,村里人虽然同情他们孤儿寡母的,但彭家人对外只说是家里住不下,让她们去老房子好住得宽敞点儿,大家心知肚明,却也不好说啥了。

  原身糊涂,好糊弄,冯巧巧却不傻,她知道烈属的抚恤政策,绝不是一锤子买卖。

  除过一次性发放的抚恤金和地方补贴的几百斤粮食之外,还有配偶安排工作,msp;早年间这块地方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后来失了火,连人带院子烧了个精光,那块地就一直荒着,直到彭勇的爷爷带家人逃荒过来,在这荒地上盖了一院土房,一家子才安顿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