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我们的希望很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直升机这个东西毕竟是一个耐用消费品,在国家没有对私人开放超低空空域的情况下,哪怕这款超轻型直升机并不贵,在没办法打开私人飞机市场的情况下,国内的市场就这么大了,按照此前的预计,哪怕是算上出口,未来,华腾工业集团在载人超轻型直升机领域,每年的销量也就在60架至80架之间。

  这个数量不算少,但说实话,一年也就几千万的业务量,哪怕是算上之前这几百架直升机的维修、保养业务,一年下来,整体的业务情况也就是那么回事,还真不怎么被整个集团的领导班子看在眼里。

  沉吟了片刻,张起航向冯老爷子问道:“老爷子,您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有的话,您先说说看。”

  “我确实琢磨了一段时间,”冯老爷子点点头,和张起航合作了这么些年了,他也不跟张起航绕圈子,径自说道:“第一个,既然这块业务对咱们来说,可有可无,那就干脆卖掉。”

  卖掉么?

  听到这话,张起航皱了皱眉头。

  其实如果华腾集团想要出售自己的载人直升机业务,还真的不难,早在几年前,看着华腾集团的这款超轻型直升机热销而倍加眼红的昌飞和哈飞,就来打听过消息,想要寻求收购这块业务。

  对于财大气粗的华腾工业集团来说,这个超轻型载人直升机业务是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没错,但对于哈飞、昌飞而言,那情况可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一块结结实实的肥肉!只不过当时的华腾工业集团并没有出售的意思,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话说回来,如果华腾工业集团想要出售自己的载人直升机业务,那是绝对不愁没有买家的——就算是价格谈不拢其实也无所谓,毕竟这块业务每年也能给华腾工业集团贡献给大几千万的利润,这么一大笔钱,干点啥不行?

  想了想,张起航说道:“虽然直升机业务并没有给咱们带来多少现金收入,但对于咱们品牌的形象提升却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咱们的经销商们在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经常把‘华腾集团不但生产汽车,还能生产飞机’这句话搬出来,以证明咱们集团的实力,消费者也挺认可……

  之前不是有一家市场调查机构对国内汽车市场上的各大品牌做过一个调查么,在这个调研中,消费者咱们华腾汽车和风雅汽车的品牌高度与合资汽车品牌相当,咱们一家国产汽车品牌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咱们的直升机业务其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卖了的话,多少有点可惜。”

  这倒是大实话!

  冯老爷子点点头,对张起航的这番话表示认可。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当华腾汽车和风雅汽车的一线销售人员向客户介绍自家产品的时候,是真的经常把华腾集团的直升机业务拿出来以证明华腾汽车、风雅汽车的技术实力,增加说服力,消费者也觉得华腾集团既然连飞机都能够生产,那他们的技术水平肯定没问题——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来说,直升机业务成了华腾汽车最大的广告,而且这个广告还能挣钱。

  “那就不卖,”张起航的回答并没有出乎冯老爷子的意料,他说道:“不过不卖的话……一直这样下去,似乎也不太好?”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张起航明白冯老爷子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往上突破?”

  老爷子点点头:“你觉得呢?”

  “……”

  张起航就沉吟起来。

  其实在很早之前,张起航就琢磨过这个问题,毕竟,守着康斯坦丁·安东诺夫这个米里设计局的前任技术大佬、曾经担任过米-26直升机减速器总设计师的牛人在,不好好充分发挥一下对方的才华,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可问题在于,华夏的几家直升机公司早就划分好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哈飞生产5吨级的直9系列,昌飞则生产2吨级的直11和13吨级的直8,再加上从老毛子那里进口的10吨级的米-17/171系列中型通用直升机,可以说,在国内的直升机领域,哈飞和昌飞这两大直升机制造商早就划分好了自己的“地盘”,华腾工业集团之所以能够在超轻型直升机领域异军突起,实在是因为此前的昌飞和哈飞看不上这块市场,更没有想到超轻型直升机的市场竟然这么大,在看到华腾工业集团推出了各种不同同于的双座超轻型直升机、并且在这一领域大赚特赚之后,立刻就提出了收购华腾集团的载人直升机业务——至于张起航没答应,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哈飞和昌飞的“地盘和领地意识”,那确实没什么好说的,特别浓厚。

  华腾工业集团想要往上突破,从技术上来说其实没有任何问题,虽然没有相应的技术储备,但人证明咱们集团的实力,消费者也挺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