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反馈热烈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倒也是!

  张起航点点头,对小刘的说法表示赞同,毕竟在“赛弗”这款车大卖之前,魏总他们公司的产品就是皮卡,皮卡在其产品结构当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而这一年来市场表现良好的“赛弗”SUV也是基于他们自家的皮卡底盘打造出来的,属于典型的“皮卡SUV”,如此产品结构,采购的发动机当然是以柴油发哦能够将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那点儿采购量不被奉天航天三菱看在眼里,也就实在是在理所当然不过。

  刘建峰犹豫了一下,还是向张起航问道:“张总,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你说。”

  “就他们那点儿采购量,您真的有必要……”

  尽管刘建峰的话语焉不详,但张起航还是笑了,他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也看不上他们的采购量是不是?”

  当着自家老板,刘建峰自然不会隐瞒什么,他点头道:“我觉得一年两三千台的采购量还是高估他们了,说不定实际上他们一年的采购量只有不到2000台,而这点量对于咱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甚至任何一个车型的市场增量变化就给消化掉了,甚至还不够,所以我有点想不明白……”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张起航点点头,对刘建峰说道:“这么说吧,小刘,我看中的其实并不是魏总他们公司的现在,而是他们的未来。”

  刘建峰挠挠头,脸上有些迷茫:“张总,我……我不是很明白……”

  张起航认真的说道:“在我看来,魏总和这位王总正带领着他们公司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运气不错,当他们选择了这条道路的时候,正好又赶上了咱们国家的经济腾飞和居民汽车消费市场的大爆发。

  所以别看可能他们给奉天航天三菱准备的订单只有两三千台,但我敢说,实际上连这位魏总和王总都低估了城市SUV市场明年的保险,实际上明年他们可能需要至少一万台套动力系统。”

  “至少一万台套动力系统?”

  刘建峰吃了一惊!

  一万台套动力系统是什么概念?

  一套动力系统就是一台发动机加一台变速箱,就算是主机厂采购,连同附件在内,这两台大家伙的采购成本也需要三万多块钱,一万台套,那就是3个多亿!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每年3个多亿的销售额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哪怕是奉天航天三菱,他可以不在乎一笔三四千万的订单,但绝对不能拒绝一笔3个多亿的订单!

  而更让刘建峰震惊的,是自家老总对于国内SUV市场的判断,难道城市SUV这种产品真会有这么好的市场表现吗?

  看着刘建峰震惊的表情,张起航笑了:“有点惊讶?”

  刘建峰老老实实的点头:“是有点。”

  “正好,咱们的SUV也马上要上市了,比看着这个产品的市场表现吧,”张起航笑着道:“在我看来,SUV的表现绝对会惊掉一地的下巴。”

  听到张起航这话,刘建峰默默的将这话记在了心里,尽管他心里对张起航的判断还是多少有点怀疑,但当张起航用如此肯定的语气来诉说这件事的时候,刘建峰觉得,不妨还是先怀疑一下自己。

  点点头之后,刘建峰接着说道:“张总,还有一件事,咱们的混动版轩逸马上就要完成最后的修改、可以推向市场了,销售的同志让我问问您,对于这个车的销售,您有什么指示?”

  事实上,销售部门对于怎么卖混动版轩逸这件事,前前后后已经开过了好几次讨论会,只是每次的讨论都没有讨论出什么成果,原因很简单:这款车的成本太高了!

  普通燃油版轩逸的整车制造成本大概是7万多,但混动版轩逸的成本直接上升了整整一倍,来到了将近15万的价格!

  这么一来,问题也就来了:如此高昂的价格,这个车怎么卖?

  没错,这个车是省油,百公里油耗只有普通版轩逸不到一半的样子,但问题是现在的油价也不高啊,但多出来的这部分价格,加油的话得跑到猴年马月去?;

  另外这款车的驾驶质感和加速体验也确实是非常优秀,但在大家看来,这些优点也遮盖不住这个车最大的缺点:成本!极高的成本!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硬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没办法,只能请示张起航了。

  张起航点点头,应道:“轩逸这个车应该怎么推广、如何让消费者接受,这个问题我其实也在在考虑……小刘,我问你,什么车的年均行驶里程比较多?”

&em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