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华腾集团已经成长到这个高度了吗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尹朝旭的内心是骄傲的,长安汽车也是骄傲的,如果连华腾工业集团这种才发展起来不到10年的企业都能够做到这种高度,那么长安汽车作为央企,是不是应该做的更好?

  反过来说,身为央企,享受着国家给予的这么多资源和倾斜、照顾,却只能将长安汽车经营到这个程度,他尹朝旭愧对组织的信任,如果再向张起航低头求助,他脸上挂不住!

  不过这样也好,张起航此前还有些犹豫,如果尹朝旭向自己开口了,自己该如何应对?他不开口,对大家而言反倒都是好事。

  ————————————

  华腾工业集团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凯越和M6这两款车,合资车企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事实上,在通过华腾工业集团的那些宣传资料了解到这两款车的情况之后,M6那款被华腾工业集团称之为“中级商务车”的产品还好,对于那款凯越轿车,几大合资车企、尤其是南北Volkswagen,简直是如临大敌!

  原因也简单,在看到了凯越轿车的相关介绍之后,两家企业的负责人的心里就已经明白,凯越这款车的竞品车型分明就是自家的捷达/普桑。

  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两家单位通过关系悄悄的弄来了一辆凯越轿车,用来与自家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

  最先拿到车的是北方Volkswagen,而为了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实力,北方Volkswagen公司的耿总甚至带着一众高层管理人员亲自来到了设计研发中心,目的是在第一时间知道工程技术人员对两款车的分析情况……

  负责本次测量工作的副总工牛前进同志一溜小跑的过来,向耿总汇报道:“耿总,车身尺寸出来了,凯越的长宽高以及轴距全面超过咱们的捷达……”

  耿总打断牛副总工的话,诧异的道:“车身尺寸全面超越咱们的捷达?”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是,”牛副总工点点头说道:“长宽高还好,差的不大,真正要命的是轴距,凯越的达到了2600mm,比咱们的捷达的轴距多出来足足129mm,”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即便是与南方Volkswagen的普桑相比,轴距也多出来52mm。”

  这还只是车身尺寸方面的差距,至于两款车外形和内饰上的对比,那就根本不用多说,车子就在这里摆着,哪款车好看、哪款车难看,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华腾凯越可以说是完胜!

  这一点耿总自然也知道,他面沉如水,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问道:“轴距不代表一切,轴距长但实际乘坐表现一般的车子也不是没有,两个车的实际的空间表现怎么样?做过对比了吗?”

  耿总是希望找回一点自信的,但可惜,牛副总工的话让他再一次失望了:“做过了,我们从公司的车队当中选了一位身高1米7、体重130斤、有丰富驾驶经验的同志分别在两辆车上进行了乘坐对比……

  之所以选择身高1.7米、体重130斤的男性驾驶员,是因为这个身高和体重都超过了咱们国家当前18岁至60岁之间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平均值,如果这位同志都能够在车内乘坐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么比他更矮的同志以及女同志乘坐,那就更没问题了。”

  现在是2000年,国内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就1米66、67样子,选择一个身高1米7的男性进行乘坐空间方面的体验绝对是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嗯,可以,这个办法不错,你们有心了,”耿总应道:“说一下结果。”

  得到了耿总的表扬,牛副总工松了一口气,心翼翼的说道:“在调整好坐姿之后,实际体验下来,两辆车的前排空间都没有问题,但在后排空间的体验方面,差距……还是有一些的……”

  犹豫了一下,原本想说“差距挺大”的牛工,终究还是将话改了一下。

  牛工的临时更改自然瞒不过耿总的眼睛,他没好气的瞪了对方一眼:“都什么时候了还打这种马虎眼?你给我实话实说,实际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是是,”自家老大都这么说了,牛工还能怎么办?他老老实实的说道:“差距主要是体现在后排,当测试的司机在华腾凯越后排坐下之后,距离前排的椅背还有15公斤的距离,而同样的测试人员坐在咱们的捷达的后排,就只有10公分的后排腿部空间。”

  其实10公分还是虚报了的,实际上后排的腿部空间只有8公分,也就是4指左右,但测试人员将尺子使劲往前的椅背顶了一下,这一下子就多出来2公分的腿部空间。

  耿总可不知道测试人员在做测试的时候竟然还耍了这么一个小花招,他诧异的道:“华腾凯越在轴距放牛归马比咱们的捷达多出来差不多13公分,最后腿部空间竟然只比咱们多了5公分?”

  “这个……”

  牛副总工犹豫了一下,本来他是不想说的,但现在这个情况,似乎不说也不行了,只好说道:“是这样,咱们尺寸方面的差距,至于两款车外形和内饰上的对比,那就根本不用多说,车子就在这里摆着,哪款车好看、哪款车难看,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