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调研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会议一开始,在一番走场面的寒暄和客气之后,马晓军就微笑着向张起航道:“张总,这三天下来,您一定发现了不少问题吧?”

  “问题确实是不少,”张起航点头道:“这么说吧,在我看来,秦川汽车这样的汽车制造企业,能够撑到现在简直就是个奇迹,如果是搁在欧美国家,秦川汽车这样的情况早就不知道倒闭多少回了。”

  这话,有点不给陕省的同志们面子,但这三天的考察下来,张起航实在是被气坏了。

  “……”

  张起航这话一出口,现场的各方面的、包括来自秦川汽车的领导,脸色瞬间就变的不好看了:你张起航这话是什么意思?

  也不怪大家的脸色难看,实在是张起航的这番话几乎等于是指着大家的鼻子公然大骂。

  这谁受得了?

  尤其是大家的心里都觉得自己对秦川汽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的情况下。

  可马晓军就不生气,他笑呵呵的点头道:“张总,秦川汽车的情况确实是有些糟糕,但咱们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将他救活,等他恢复了健康,再让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努力的添砖加瓦,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不等张起航说话,高大飞就将话接了过来,笑眯眯的道:“马主任说的是,张总,不瞒你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秦川汽车病了,可在企业管理方面,我们大西北这边和你们沿海省份不能比啊,你们接触到的都是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我们这边就不行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急切的想要学习最新的企业管理方式,张总,不瞒你说,我们可都是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学习一下现代的企业管理呢。”

  “高总,马主任,您两位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张起航摇头道:“其实管理方法没有绝对的先进不先进,我觉得咱们国家前些年实行的管理办法就很好,我们华腾集团也没采用什么所谓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基本上就是借鉴和学习了鞍钢早些年那一套,看您看看我们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外国的和尚和外国的经,还真未必就适合咱们国家。”

  嗯?

  还有这样的说法?

  在这之前,大家都觉得华腾工业集团这么厉害,一定是因为他们采用了西方最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办法,但现在张起航竟然说他们是借鉴了当年鞍钢的那套管理方式?

  “这怎么可能?”高大飞是第一个表示震惊的:“那套办法,连鞍钢自己都不用了……”

  张起航立刻说道:“高总,您应该明白,一套管理方法是否先进,跟用不用没有直接的关系,可能这套办法确实很好,但领导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说不定也会放弃这个办法。”

  好歹都是领导,张起航也不好说的太直接。

  尽管张起航说的很委婉,但有在西发厂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高大飞还是明白了张起航的意思:鞍钢之所以放弃了之前的“鞍钢宪法”,不是因为这套管理办法不好,而是领导不喜欢,我当领导的,就应该坐在有真皮沙发的办公室里,吹着凉爽的空调,高高在上的给出各种指示,怎么可以钻进又脏又热的车间里去呢?

  老子的威严何在?!

  这种情况下,连鞍钢自己都放弃了鞍钢宪法,也就情有可原、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结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鞍钢宪法是个落后的东西。

  想到这一点,高大飞不禁默然。

  这些东西,高大飞能能想到,马晓军自然也能想到,领导就是领导。他点头道:“张起航同志这话说的有道理啊,先进不先进那都是相对的,重要的是合适。”

  马晓辉这话一落,众人顿时跟着一阵附和:

  “对,主任您说的太对了。”

  “是啊,最重要的是合适。”

  “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主任您说的太有道理了……”

  …………

  马晓军摆摆手,看向张起航:“张总,我们陕省的管理办法就很好,我们华腾集团也没采用什么所谓西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基本上就是借鉴和学习了鞍钢早些年那一套,看您看看我们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外国的和尚和外国的经,还真未必就适合咱们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