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验证通过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对于一款轰炸机而已,更大的载弹量和更远的航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核心技术指标的跃升啊!

  所以,西飞方面的同志很激动。

  西飞方面的同志很激动,空军方面的同志也很激动,当即下令,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对华腾工业集团的这款“D-30KP-3”的技术方案进行评估。

  前面我们说过了,这次的评估只是一次初步的评估,用时不会很长,只是看看华腾工业集团的这个“D-30KP-3”航空发动机改进方案是否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所以整个评估的过程很快,只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由空军方面组织的航空发动机领域的专家团(其中就包括几位57XX厂的专家)就完成了“D-30KP-3”方案的初步评估,专家们一致认为,“D-30KP-3”方案没有明显的问题和不足。

  “没有明显的问题和不足?”接到汇报的领导立刻问道:“‘这个没有明显的不足’到底是发现了有哪些不足?”

  “咳咳……”

  电话里,评估小组的负责人李卫红咳了两声:领导怎么这么不体谅下属的困难呢?我这么说其实就是没发现不足嘛。可抱怨归抱怨,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说道:“领导,因为只是初审,我们没有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领导愣了一下,仔细咂摸了一下这句话,才难以置信的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对于华腾工业集团的这个方案,你们一点问题都没有发现?”

  在领导看来,这怎么可能?就算华腾工业集团的这个“D-30KP-3”改进方案再怎么完善,可也不至于一点问题都没有吧?

  李卫红同志也觉得的有点不好意思,没发现问题,会不会让领导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但没办法啊,没发现问题就是没发现问题,对方案进行审核的时候也没少吹毛求疵,可压根没用啊,在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面前,自己这些人幼稚的跟个孩子没什么区别。

  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道:“领导,我们当时对发现的所有疑问都现场请教了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而谢尔盖·伊佐托夫也都给出了合理的回答,计算的结果也都是合理的,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对这款发动机的熟悉程度已经不亚于它的设计师,再加上这个赶紧方案他本身就打磨了好几年,所以这个方案其实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非常完善的方案了。”

  说到这,李卫红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有这样一个结果,我认为其实是我们的幸运。”

  “……”

  领导听的直接无语。

  不过再仔细一想,领导也觉得李卫红同志说的没错,这样的一个结果,可不就是咱们的幸运么?

  想到这,他的心里舒服了许多: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么,谢尔盖·伊佐托夫先生终究是克里莫夫设计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即便是放在世界范围内那也是顶尖的航空发动机大师,他能够设计出一套这么完善的改进方案,那不是正常的吗?只能说,老大哥就是老大哥,底蕴就是深厚,哪怕是谢尔盖·伊佐托夫这种退休了十好几年的老专家,拿到国内来也依旧是傲视群雄,“一览众山小”。

  李卫红接着问道:“领导,那您看,接下来我们是在华腾集团这边等着,还是暂时先回来?”

  按照流程,既然“初审”没问题,那么接下来就要进行“二审”了,而二审的话,就要请航空工业总公司那边出面,组织“精兵强将”了,而这项工作本就不在原本的计划之中,想要抽调人员参与这个评审,还需要多方面协调。想到这,领导沉吟了一下,说道:“评审小组的筹备还需要一段时间,你们先回来吧。”

  李卫红连忙应了下来:总算是可以回去了。

  说实话,这段时间在华腾集团呆的,让大家甚至开始怀疑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实际水平,必须回去调整一下心情。

  —————————————

  专家小组回去了,张起航也不着急,他很清楚这种事情必须走流程,心急也没用,慢慢等就是了。

  但让张起航没想到的是,评审小组的专家们刚走没集团,自己的老朋友、洪都厂的贺家成同志居然打电话来了,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他向张起航问道:“张总,我想问一下,你们集团搞的DV-2发动机现在进展的怎么样了?”

  “很顺利啊,毕竟是成熟发动机么,按照现在的进度,估计再有9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就应该能够拿到适航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了,”说到这,张起航玩笑般的道:“怎么?怎么洪都厂还准备从我们这采购这款发动机?”

  张起航的这句话,玩笑的成分居多,毕竟洪都厂的主力产品:K-8教练机上面搭载的发动机是二毛家的AI-25TL涡扇发动机,甚至于咱们国家刚刚装备的、以K-8为基础发展而来的JL-11型喷气式教练机,现阶段装备的发动机也是这款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洪都厂怎么可以这个方案其实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非常完善的方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