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比武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主殿中,某位大儒冷哼一声,读书人养气,养的是静气。修的是浩然正气。

  楚望舒摇头失笑。

  身侧的某位贵族嫡子笑道:“闻人小姐,你说这个苏云是不是流沙河边那个苏云?”

  那位大将军嫡女摇头一笑:“断然不是。”

  特伦阿曼附和:“我也觉得不是,苏云显然是化名,当不得真,应该是某位仙人易容化身。”

  闻人曼珠轻轻一笑,也不去反驳。

  陆地神仙级别的争斗,与他们相距太远,无法揣测。

  说话之间,白玉台中两名青年已经缠斗在一起。

  西域散修青年,棍法大开大合,刚猛霸道,不过招式明显是野路子出身,没有固定套路。胜在天生神力,一力降十会。再看稷下学宫的儒生苏云,剑法飘逸,气息格外绵长,或躲或挡,偶尔反攻一剑。看似落于下风,实则游刃有余。

  这年代,稷下学宫的读书人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手段不要太多。

  楚望舒与儒家之人交过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手段太“妖”,练气期的儒生实力普遍低下,一旦跨入真人境,儒家能力就爆发了。人族、妖族的修炼过程,道法功法截然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归根结底八个字: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但儒家有点不同,儒家人也练神,可他们练出来的不是元神之力,而是浩然正气。

  至于什么是浩然正气,除了儒圣,恐怕连大儒都很难说清楚,可意会,不可言。

  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用一句话感慨:浩然正气贯日月,立天地,为三纲之命,道义之根。

  更详细的阐述,大概就是:保命神术!

  言出法随!破疾病、破邪术、破幻术、破心魔......

  在儒家有一则传说,当年儒圣孤身一人,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海妖,合符北岳。纵横百万里,天灾、妖族、凶兽无人能近其身。

  儒圣昔日的光辉事迹暂且不提,楚望舒当年亲身体会,此时此刻端坐在瑶池主殿的陈子玉,在二十年后成就大儒,一身浩然正气贯通天地。

  陈子玉当年斥责楚望舒无情无义,冷血刻薄,其实是有道理的,楚望舒当年就是这样一个人。当时的九州背景,妖族撕裂长江盟约,各地狼烟战火,生灵涂炭,牧野城做为边境之一,首当其冲,而当时楚望舒恰好在东荒边境,因为年少之时的某些心结,哪怕楚府早已在他清算之后灰飞烟灭,仍是眼睁睁看着牧野城被妖族攻破,屠城三日,无动于衷。

  儒家之人顿时炸锅,虽然东荒不是我们中州皇朝的领地,但不妨碍我们喷天喷地喷世人,做为合格的喷子,就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喷任何没有圣母心的人。

  然后楚望舒就去稷下学宫搞事情,可惜他和陈子玉交手数十招,就被人皇拦下来。而当时,楚望舒哪怕没用尽全力,可也没有撼动陈子玉的一身浩然正气。

  这两人的交手,从修为高低、实战经验、气机绵长以及平和心境几个角度推测,双方各有优劣点。西域散修占了前两者,苏云占了后两者,不过练气境的交手,实战经验要远胜其他条件。

  大概百余招后,儒生苏云被汉祀箭一棍敲在剑身,君子剑哀鸣不绝,巨力之下,他整个人朝后滑退,尚来不及调整重心,脑门就被趁势追击的汉祀箭用棍头抵住。

  苏云拱手道:“是在下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