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4章 庐江王的目的,躺平的杜伏威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元吉再次考虑起了如何教训庐江王,并且梳理起了此前考虑到的一些头绪。

  凌敬在这个时候匆匆出现在了殿内,见到了李元吉以后,也没有废话,果断道:“臣已经问过尹监门了,尹监门说,庐江王除了推举剡国公为右武卫将军外,还推举了秦琼为右骁卫将军、樊世兴为右监门大将军。”

  李元吉听到凌敬这话有点懵。

  庐江王这是想做什么?

  同时跟他和李世民开团?

  庐江王是活腻味了?

  以秦琼如今积攒的功劳,做一卫大将军都够了,庐江王让秦琼去做一卫的将军,这不是在折辱秦琼,得罪李世民吗?

  李渊真要是答应了,李世民能放过他?

  十六卫的大将军,每一个都至关重要,不仅要论资排辈,还要论功劳。

  秦琼积攒的功劳,要是在一卫将军的位置上折损一下,短时间内就没办法再出任一卫大将军了。

  “尹监门还说,庐江王还向圣人推举了谭国公丘和为信州刺史,高士廉为信州骠骑。”

  凌敬不知道李元吉心中所想,再次开口。

  李元吉眉头微微一皱。

  丘和此人名声不显,但履历却惊人。

  初仕北周的时候,便被赐予了开府仪同三司,前隋的时候又爵封郡公,先后出任过多地太守,又被充为了左御卫将军,前隋末年的时候出任交趾太守。

  前隋灭亡以后,依附于萧铣。

  李孝恭征平了萧铣以后,丘和降了大唐,被授予了上柱国、交州总管、左武侯大将军、稷州刺史等官职,爵封谭国公。

  如今人就在长安城,此前在海池内饮宴的时候,李元吉还见过他。

  高士廉是长孙的舅父,前隋的时候获罪被贬到了交趾,充任丘和手下的司法书佐。

  跟着丘和一起降了大唐以后,被任命为雍州治中。

  也就是雍州牧的左右手。

  这个雍州,指的是九州之一的雍州。

  如今雍州牧由李世民充任。

  也就是说高士廉如今是李世民在雍州的左右手。

  庐江王推举了罗士信等人出任各种将军,却推举了丘和和高士廉到信州。

  庐江王的目的,李元吉已经猜到了。

  庐江王推举罗士信等人是假,推举丘和和高士廉到信州才是真。

  庐江王想将丘和和高士廉弄到信州去帮他。

  因为现在信州的总管就是庐江王。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而现在的信州,也不是唐以前的那个信州。

  唐以前的信州,治地在今川蜀、鄂、黔地区。

  唐武德二年,为了避讳皇外祖独孤信的名讳,改为了夔州。

  去岁,平定了王世充以后,李渊置汝阴、清丘、永安、高唐、永乐、颍阳六县为信州。

  所以大唐现在的信州是汝阴、清丘、永安、高唐、永乐、颍阳六县,在今皖地一代。

  庐江王推举丘和去他手底下充任刺史,充当他的左右手,在情理之中。

  毕竟,丘和老成持重,上马能管军,下马能牧民,绝对算得上一个好帮手。

  就是年龄有些偏大,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了。

  但庐江王推举高士廉充任信州骠骑,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庐江王应该是在萧铣被击败以后,见过高士廉,知道高士廉的能耐,所以不惜冒着得罪李世民的风险,也要将高士廉弄到他手底下去帮他。

  庐江王在这个时候,不惜得罪李世民,也要将高士廉弄到信州去,背后的目的,就值得人深思了。

  “臣断定,庐江王推举剡国公几人,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谭国公和高士廉。”

  凌敬毫不犹豫的下了结论。

  庐江王打的一手好算盘。

  庐江王一口气推举好几个人出去,不仅能混淆一下李渊的视听,也能逼的李渊不好再拒绝他。

  庐江王应该是算准了李渊不会按照他的意图,亦或者是李元吉和李世民不会按照他的意图,让罗士信、秦琼去出任十六卫的将军。

 &ems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