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4章 齐王爷纵马越长安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喏!”

  侍卫赶忙应允。

  “算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李元吉下完了令,觉得有些不妥,最终还是决定亲自去迎孙思邈。

  孙思邈再怎么说也是一位杏林的大牛,平日里李渊想请都请不到的人物,如今被他纳入了府上,自然得以礼相待。

  他将孙思邈忘在了城外,孙思邈说不定会有怨气,让宇文宝出面的话,宇文宝未必能消除孙思邈心头的怨气。

  宇文宝要是跟孙思邈说不到一起,二杆子脾气上来了,动了粗,那乐子就大了。

  别看孙思邈平日里总是一副任他‘欺负’的样子,就觉得人家孙思邈没牌面。

  人家孙思邈真要是亮出了名头,摆明了车马,要入长安城,李渊说不定都会亲自出宫去迎。

  在长安城内外对孙思邈动粗,有的是人帮孙思邈找回场子。

  李元吉招呼着杨妙言和阿酒重新为他着装。

  他现在穿戴的是居家的闲散衣服,且衣冠不整,不好出去抛头露面,必须收拾一番。

  杨妙言心里有一丝丝莫名其妙的失落,又有一丝丝疑惑的道:“什么人值得阿郎深夜去迎?”

  以李元吉的身份地位,大唐上下还真没几个人值得他深夜前去迎接的。

  闹脾气的时候,李渊来了,他也能装死狗,避而不见。

  李元吉一边吩咐着阿酒帮他戴冠,一边随口道:“太白山的神仙,孙思邈。”

  李元吉也没跟杨妙言卖关子,怕杨妙言误会他故意冷落她。

  杨妙言一惊,“可是隐居于太白山的药王孙思邈?”

  杨妙言在李元吉出征以后,研究了大半载的医术,不仅学会了一些医术,对杏林中的一些大牛也有一定的了解。

  杨妙言深知孙思邈在杏林中的地位。

  也深知这是一位李渊想请,却也没请到的人物。

  如今被李元吉给请到了,那确实不能怠慢。

  “不错……”

  李元吉点着头迎合了一句,又吩咐杨妙言的贴身女官帮他取来了素色的长袍。

  李元吉其实更喜欢墨色的长袍,显成熟。

  但是大夏天的,穿墨色的长袍容易吸热,所以只能穿素色的长袍。

  不止是他,宫内宫外的大部分权贵,夏天的时候穿的都比较素。

  不仅如此,根据季节的不同,时令的不同,以及天气的不同,穿戴的衣服的颜色、材质也各有不同。

  俗称四时衣。

  也唯有在大朝会的时候,权贵们才会统一着皂衣,也就是官服。

  杨妙言在贴身女官拿来素色长袍的时候,亲自为李元吉穿上,一边为李元吉系玉带、长璎等物,一边问道:“真的是太白山的那位孙先生?阿郎可别被人给骗了!”

  杨妙言对孙思邈的过往,比李元吉还了解。

  毕竟,李元吉对孙思邈的了解,仅限于前身的一丁点微薄的记忆,以及历史上对孙思邈的记载。

  杨妙言对孙思邈就了解的多了,知道孙思邈曾经被授过什么官,也辞过什么官,拒绝过几次圣旨。

  大唐初立的时候,李渊为了彰显他对人才的重视,曾经多次派人去乡野中寻找遗贤。

  寻找到的遗贤中就有孙思邈。

  李渊曾亲自下旨,召孙思邈入宫做太医令,被孙思邈给婉拒了。

  孙思邈对李渊爱答不理的,却投入到了李元吉的门下。

  杨妙言有点不敢相信。

  李元吉在杨妙言为他整理好了着装以后,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你觉得大唐上下,有几个人敢骗我?”

  毕竟,骗李渊的代价,可能都没有骗他的代价大。

  李渊是性情中人,只要是他认可的人,在一些小事上骗一骗他,他只会装糊涂,不会太计较。

  李元吉就不同了,他即便是不计较,宇文宝估计也会跑去跟对方计较一下。

  杨妙言一愣,失笑道:“是我唐突了。”emsp; 大唐初立的时候,李渊为了彰显他对人才的重视,曾经多次派人去乡野中寻找遗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