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9章 天威!震曜!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谢叔方被晋为汾国公,封户加到了二百三十户,齐王府左一统军府统军的职位,也正式被认可,并且还加了一个汾州总管的职位。

  距离谢叔方被封为平遥侯才过去两个多月,谢叔方又封了国公。

  群臣们有点不适应,纷纷觉得谢叔方升的太快。

  但谢叔方是凭借着战功升上来的,群臣们即便是不适应,也没说什么。

  封完了谢叔方,就轮到了宇文宝。

  宇文宝驰援苇泽关有功,被封为了平城县侯,封户赐了百户,齐王府司马的职位,也被正式认可。

  封完了宇文宝,就轮到了苏定方。

  对于苏定方的封赏,争执很大。

  有人认为苏定方是恰逢其会的在刘黑闼最虚弱的时候,击溃了刘黑闼,砍了刘黑闼的脑袋,所以苏定方虽然能封公,但只能给一个县公。

  有人则认为,苏定方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砍了刘黑闼,那都是夺了此次大唐东征的首功,必须封国公,封户上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二。

  最终李渊力排众议,封了苏定方为隰国公,赐三百户,领齐王府左三统军府统军一职,领隰州总管一职。

  李世民的人在苏定方的封爵问题上争的很激烈,因为他们通过李渊对李元吉麾下一众人的封赏,察觉到了一丁点不对味。

  李渊给罗士信、谢叔方、苏定方、宇文宝等人的封赏,几乎全是围绕着太原府周边的几个州。

  李渊很有可能要将太原府附近的几个州划拉在一起,再立一道,让李元吉去充任大行台尚书令。

  李渊要改任李元吉去其他道充任大行台尚书令,李世民的人没意见。

  可是李渊在陕东道的东面,再设一道,让李元吉去充任大行台,那他们的意见就大了。

  李渊等于是要用京畿道和新设的一道夹住陕东道。

  其目的是什么,还用说嘛?

  但是李世民不在,屈突通也不在,他们没办法硬顶着李渊、李建成,去否决此事。

  在封赏完了苏定方以后,又相继议论了一下其他有功将士的封赏。

  商量的差不多的时候,李渊终于抛出了一个他酝酿了很久的重磅炸弹,“元吉此番立下如此大功,光是加封户,恐怕不够吧?

  诸位爱卿说说,我该如何封赏元吉?”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愣是没一个说话的。

  李渊的心思他们早猜到了,但是只要一开口,铁定会得罪死李世民,所以他们说什么也不会开口。

  最终,在李建成隐晦的授意下,裴矩叹着气出班,缓缓的道:“齐王殿下的官爵,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如果非要封赏的话,只能再立一位上将军。”

  此话一处,群情激扬。

  有指责裴矩的,也有赞成裴矩的,也有胡说八道的。

  指责裴矩的,自然是李世民的人。

  赞成裴矩的,有李渊的人,也有李建成的人。

  胡说八道的,纯粹是在装糊涂,谁也不愿意得罪。

  裴矩就像是什么也听不到一样,说完话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当起了聋子、哑巴。

  程咬金跟人吵着吵着就动手了,被李渊罚了一年的俸禄,轰出了太极殿。

  程咬金一出太极殿,急忙赶往了承庆殿去报信。

  然而,程咬金即便是赶去承庆殿报信,也影响不了太极殿内的一切。

  在李世民不出面的情况下,李世民的人即便个个都是人杰,也被李渊和李建成虐的体无完肤。

  毕竟,李世民不在,他们说话再大声,再有理,也没有用。

  因为他们说话不作数。

  说话作数的,只有李渊和李建成。

  最终,在李渊和李建成的促成下,李元吉也被加了上将的名头。

  震曜上将,可开震曜府,广纳天下豪杰。

  震曜,取天威震曜之意。

  跟李世民的天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程咬金跟人吵着吵着就动手了,被李渊罚了一年的俸禄,轰出了太极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