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我不想让他沾他弟弟的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之前岑莺语的事情,算是给了她一个“教训”,该盯的东西还是得盯。

  尤其是现在朱七已经是“秀才”了,成了别人眼中的“最佳女婿”。她要不盯着,万一他被哪个不长眼的东西给薅了回去,那可怎么办?

  别人是个好人,她也不想耽误别人;若别人用心不良,不是什么好东西,她又舍不得朱七受委屈。

  唉……

  这事啊,只有两个字——难办!

  “娘,我是在担心建同师兄。”朱七说道。

  “嗯?你是说,那个参加府试的刘建同刘公子?”叶瑜然对这个人有印象,一个是朱七他们去县试时,人家一路照顾过他们;另一个大宝、二宝这回“放假”,也是因为这人。

  岑先生教了那么多年书,除了遇到朱七这么一个“特例”,大部分学生应该就是刘建同这个样子,区别只在于考没考上。

  “嗯!”朱七担忧地说道,“上次县试,建同师兄考了最后一名,我担心他府试过不了。”爱阅app完整内容

  “为什么你觉得他上次考了最后一名,这次就过不了了?他平时的成绩不好吗?”

  朱七摇头:“不是,他成绩很好,在书塾的时候,先生就经常夸他。可他上回考了最后一句,那就说明其他人比他成绩还要好……”

  他还解释了一下,刘建同只是在岑先生这里是“第一名”,但去了别人那里,还是不是这个名次,就不知道了。

  这是先生告诉他们的,考得再好都不要骄傲,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叶瑜然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不过她还是带着一脸浅笑,认真听完了朱七的解释,这才慢慢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你会担心也正常,这说明你们的关系也很不错嘛。那你有没有做好最好的和最坏的打算?”

  “嗯?”朱七疑惑。

  叶瑜然解释:“最好的呢,就是他通过了,不仅得了一个童生,还要跟你一起参加院试。那么你是不是要想一下,怎么恭喜他?”

  “那要万一没过呢?”

  “那就是最坏的情况,这时你是不是应该想一下,到时候要怎么安慰他,并且鼓励他明年再继续?”

  “对哦……”朱七忽然觉得自己有事情干了,认真地想了起来。

  不仅想,还拿出了笔墨纸砚,做起了笔记。

  这也是叶瑜然教他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即使他的记忆力再好,也要学会做笔记和记录,这样万一以后忘记了,他也能够翻出来看看,找回以前的记忆。

  其实,最重要的是,叶瑜然想要通过这些方法,帮助他学会“梳理”,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

  朱七是笨了一点,反应慢了一点,但只要他学会了方法,就不怕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发现不了真理。

  只要他能够分得清楚对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叶瑜然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看着朱七低着头,一边认真思考,一边念念有词地写下什么东西,叶瑜然的内心一片欣慰。

  ——这么久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有点样子了!

  朱家村的第一块功名碑,也赶在清明前后刻好了。

  族长一接到通知,立马就喊了村里的年轻壮小伙子,让自己儿子领着,将东西给接了回来。

  敲锣打鼓,又是一阵热闹。

  一套繁琐的仪式之后,一块高达将近2米,宽约40厘米,厚10厘米的功名碑,就这样立在了朱家村祠堂前。上面记录着朱七的大名,于哪一年参加科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最后是立碑时间。

  红绸子还在上面挂着,一村的男女老少围着,喜笑颜开。

  就连村里的老人,那精神气也是格外抖擞。

  能不高兴嘛,村里不仅有了秀才,还有了新的种田方法,眼看着秋天就能大丰收了。

  虽然现在那秧苗还矮,还在苗床上努力生长着,但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样子,让人看了就充满了喜气。

  反倒是旁边,用老方法种植的稻子,长得就没有那么喜人了。

  不过没事,他们这也是第一回,等今年攒足了经验,明年就能够全部用新方法了。何况,除了稻子,那地里的红薯长得也非常不错。

  约两个月的时间,作为种苗的红薯牵了藤,第一批扦插下了地,再被这雨水一浇,整个活了过来,鲜嫩鲜嫩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