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神罗派’’在行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甚至为了这场戏更逼真一些,早在几年前奥地利内阁就开始了角色扮演,全欧洲都知道这几位内阁大臣的政治立场。

  费利克斯首相扮演的就是和平统一派,或者说是重建神罗派。内阁中的支持者,就是财政大臣卡尔,他们两人构成了奥地利“神罗派”的领袖。

  同时,他们还是德意志地区“神罗派”的领袖,目前至少有百分之三十五以上的德意志人支持,或者认同他们的政治理念。

  梅特涅扮演的是反对派,这是他一贯以来的政治立场,全欧洲都是知道的。

  不然维也纳体系建立的时候,奥地利就应该选择巴伐利亚王国,而不是经济富裕伦巴第地区。

  内阁中路易斯大公,就是梅特涅的支持者。他们旗帜宣明的宣称:德意志地区是不可能统一的,理由是各邦国独立已久,欧洲各国都不会容忍德意志统一。

  为此,两人常常被德意志民族主义者骂的狗血淋头。

  因为舆论上的支持,目前费利克斯首相领导的“神罗派”,在奥地利政府中占据了优势。

  这个时候,费利克斯站出来鼓吹“重建神圣罗马帝国”,没有任何毛病。

  圣诞节过后,费利克斯就在民众们的欢送下,踏上了征途。

  在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看来,这是迈出了统一的关键一步。

  作为德意志联邦的老大,奥地利政府已经开始为统一而努力,这是历史的转折点。

  不管谈判结果怎么样,总之费利克斯一路走过,到处都有欢迎他的人群。

  不是“神罗”这块牌子受欢迎,实际上很多人都对解散的神罗帝国没感觉。

  可是他们想要德意志地区统一,又不希望爆发战争,那么“重建神圣罗马帝国”就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神罗派”能够成为德意志民族主义中的主流思想,只是因为民众们希望德意志地区能够和平统一,又被成为“和平统一派”。

  可惜这些人并不能主宰德意志地区,各邦国的主宰者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

  柏林

  腓特烈-威廉四世虽然支持统一运动,那只是政治需要,并不意味着他愿意为了德意志的统一而牺牲自身的利益。

  普鲁士王国一直追求的德意志统一,都是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无法达到这一目的,这个统一对他们来说就是毫无价值。

  历史上腓特烈-威廉四世就以“三王同盟”为核心,企图利用爱尔福特联盟议会将奥地利排除在外。

  这也是小德意志思想的政治主张,排除奥地利的原因非常简单:联统奥地利的德意志帝国太庞大,大到欧洲各国都无法忍受的地步。

  当然这只是理由之一,还有很多条理由,比如说:奥地利国内的其它民族太多,会破坏德意志民族的纯洁性……

  约瑟夫-冯-拉多维茨首相严肃的说:“奥地利人的野心已经暴露出来了,结合现在的国际形势,他们很有可能是获得了俄国人的支持。

  我们一直都在猜测的俄奥密约,恐怕就是奥地利支持俄国人吞并奥斯曼帝国,换取俄国人支持他们重建神圣罗马帝国。

  不得不说,奥地利人够狠,与虎谋皮的事情也敢做。现在他们选了一个好时候,英法和俄国人已经宣战了,被牵制住了大量的精力。

  如果要干涉德意志地区,就必须要放任俄国人吞并奥斯曼帝国,拿破仑三世或许会优先干涉中欧,可是伦敦政府肯定会犹豫。

  如果奥地利政府能够靠外交手段把德意志地区统一起来,那怕只是名义上的统一,法国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俄国人吞并奥斯曼帝国,法国人损失的只是在近东地区和埃及的利益,在地中海法国海军还是可以压制住俄国人。

  英国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损失的可不仅仅是地中海的利益。用帕麦斯顿的话说:如果不能把俄国人挡在巴尔干半岛,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把他们挡在印度河流域。

  一旦让俄国人主宰德意志地区,各邦国的主宰者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