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核心产业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然这只是现在双方的实力对比,未来肯定会发生变化,不过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吞并一个民族主义崛起的国家都不容易。

  弗朗茨甚至认为,普鲁士吞并这三个国家比奥地利吞并巴尔干半岛,更加像是痴人说梦。

  好吧,实际上都是想想就可以了。

  没有外力作用,慢慢蚕食都是可能实现的。要是一口吞下,不是杀个血流成河,就是被活活噎死。

  既然如此,弗朗茨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奥地利是竞争不过英国人的,至少在他们的三个核心产业上,奥地利不可能是他们的对手。没有关系,英国人的发展之路奥地利学不来的。

  在弗朗茨看来核心产业硬碰是最好打压手段,提前开始布局击垮普鲁士人的核心产业,那么他们就只是一个军事强国了。

  弗朗茨做出了和普鲁士同样的选择,优先发展军工业、铁路、制造业,再加上奥地利的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修铁路要靠政府投资,和鼓励民间投资,商业竞争那也是内部的问题;军工业同样也是靠政府拨款,这个年代国际市场只能算是小补,隔壁的毛熊就是一个不错的客户。

  制造业就只能拼国际市场了,不过弗朗茨并不担心,有神圣罗马同盟这个大市场,还有毛熊这个好盟友,比历史上的普鲁士强了太多。

  农产品加工业不用说,几乎就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奥地利在欧洲粮食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都是直接出口粮食。

  历史上,俄国人对外出口小麦,同时又从外面进口面粉,这不是网络上的段子,而是在这个年代真的存在。

  没有啥好奇怪的,船把粮食运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就是空船,还要用石头压仓底。精明的商人发现俄国市场上的面粉价格不错,发现有利可图,又返销给了俄国人。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奥地利的竞争对手是粮食进口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双方在一开始的成本上就拉开了距离。

  这种有优势不需要多少投入的产业,自然要重点发展了,历史上奥匈帝国时期,匈牙利就是欧洲最大的面粉供应商。

  至于被无数穿越者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国力体现的钢铁业,为什么不是发展核心?

  只要看看这个年代,市场上对钢铁的需求量有多小就知道了。

  奥地利帝国每年就那么两三万吨原钢,俄国人才几千吨原钢,英国人也好不了多少,年产量不足十万吨原钢。

  没有办法,市场需求就这么大。那怕是加上生铁,这需求量也高不到哪里去,反正大家都没有突破百万吨大关。

  要是把钢铁产业作为了核心产业,信不信几个月过后,奥地利的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的钢铁滞销?

  到时候为了解决这些滞销钢铁,政府又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别的产业上,最后惊讶的发现钢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工业危机反而先来了。

  与其如此,不如发展铁路、军工业带动钢铁的消耗量,有市场需求就会有生产,这才是市场规律。

  重点发展钢铁产业都超前了,高科技产业就更加不用说了。除了军工业,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都是市场决定产业发展的前景。

  这个年代是高科技的荒漠,很多划时代的产品,就算是在实验室搞了出来,一样无法推广出去。

  这种超前的领域,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产业不行,作为次重点发展对象,提前进行技术储备还是可以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