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争执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也就是这一日,朝中出了一件大事。一直流离在外的燕王慕容渊突然发罪己诏,称自己“偏用文臣、闭塞视听”,以至受闻纬书蒙蔽,错判杨继龄一案,又因慈父心肠,不忍责罚废太子,以酿此宫闱之乱。如今回首往事,如大梦初醒。遂发罪己诏书,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朝堂之上,诸臣皆是一片静默。如果老丞相薜成景还在,想必大家一定会据理力争,要求慕容炎迎接慕容渊回朝。但是现在薜成景的前车之鉴在那儿摆着。

  他自己虽然暂居旧宅,然而老妻惨死,几个儿子至今都还在狱中。谁敢步他后尘?

  但是也没人敢进言让慕容炎置之不理,慕容渊在位之时,虽然懦弱偏安,但毕竟二十几年以来,文用薜成景,武用温砌,总算也用人得当。

  纵然懦弱偏安,但为人臣子的,又怎么能擅自议论君主的过失?何况这时候一旦开口,日后在这帮老臣眼里,无论如何也脱不了乱臣贼子的骂名。

  慕容炎没有说话,朝堂之上,臣子之间也是各有心思。类似甘孝儒之流,当然是不希望慕容渊回朝的。但是薜成景一帮子老臣,从心里是绝对支持的。姜散宜当然也是不愿慕容渊回朝的。但是他一直自谕为追随燕王的“忠臣”,一直不承认当初是自己洞开方城城门,放慕容炎军队入城。

  如今他当然也不能直接表明自己的意见。

  再者,慕容炎一向标榜仁孝深情。他对慕容渊逐而不杀,是孝。对姜碧兰不离不弃,是情。对朝中温氏旧部、燕王遗臣任用如初,是君主之仁。

  而他自登临帝位以来,无论是灰叶原之战,还是对宿邺城用兵、攻打马邑城,都是抗击西靖。这些战功是将领之力,更是他这个君主的功绩。

  是以他虽窃国,但是未留贼名。

  而如今,慕容渊突然发出罪己诏,颇有回朝之意。他若同意,则要退位让权,可以博一个美誉,成全他一直以来的仁德之名。若不同意,就等于向天下人承认他之前所言皆是谎言,一切所为不过是为了权位,何来什么仁义孝道?

  朝堂文武失声,慕容炎轻拨着手上提珠,说:“既然诸位爱卿无本可奏,就先退朝吧。”

  王允昭高声宣布退朝,回到宫中,慕容炎说:“阿左伤势如何了?”

  王允昭是个细致人,知道慕容炎关心,这几天一直有向太医了解。听他问起,立刻说:“回陛下,左将军伤势已无大碍,听说早上还跟定国公打了一趟拳。”

  慕容炎点头,说:“宣她入宫。”

  左苍狼一早便听闻了慕容渊发布罪己诏的事,这时候接到慕容炎传召,倒也没耽搁,一路入了宫。

  进到书房,她微微一怔,书房除了她,还有姜散宜、甘孝儒两位丞相都在。左苍狼入内叩拜,慕容炎说:“起来吧,如今这满朝文武之中,也就只有你们,还能跟孤说得上几句真心话。父王一事,依你们所见,当如何处置?”

  甘孝儒说:“陛下,如今朝局已然安定,不宜再生风波。依臣所见,无论燕王是否回宫,王权帝位,都不宜再作更替。臣之议,可尊其为太上皇,仍享太上皇的一应供奉。但是国无二君,朝堂政事,不能插手。”

  慕容炎没有说话,姜散宜说:“陛下,朝堂之上,旧臣众多。就算陛下只是尊燕王为太上皇,难保这些朝臣之中就没有期待他重临帝位的人。而燕王流离辗转,若不是到山穷水尽之地,又岂会向陛下妥协?他若归朝,又真是为了安享太上皇的富贵悠闲吗?”

  慕容炎终于说:“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姜散宜说:“陛下,依臣愚见,自古以来,江山帝业又何来私情可言?纵然陛下仁孝,但哪怕是为了大燕河山,也不能心软!”

  左苍狼听见这话,转头看了姜散宜一眼,这个人也真是狠辣。话里话外,明显是要置慕容渊于死地的意思了。朝臣中间,他与甘孝儒都是慕容渊的旧臣,尤其是他,一直深受重用。

  想不到身为右相,一朝反叛,竟然就狠下心肠要置旧主于死地。

  慕容炎闻听此言,也未作任何表示,姜散宜继续说:“陛下,微臣以为,如今燕王回朝之时,陛下可以暂时应允。而且可以准备拟诏退位之事。”

  甘孝儒说:“姜大人这是何意?!”

  姜散宜说:“陛下,燕王如今虽然有回朝之意,毕竟未曾回朝。微臣有一策,可令其无法回朝。”

 &容炎轻拨着手上提珠,说:“既然诸位爱卿无本可奏,就先退朝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