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叛逃者的境遇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工坊区位于山谷之中,山谷中的树木已经被砍伐殆尽,形成了一大块空白地带。

  匠人们对这里进行了简单的修整。

  董良在一百米、两百米……一直到五百米都设置了靶位。

  他开始调试手中的狙击步枪。

  上次自己负伤,让董良发觉远距离狙击在这个时代的巨大价值。

  像是康老八这样的江湖老手都无法察觉到远处的危险。

  很多武将在战场上也只会将自己置身于火枪、弓箭的射程之外。

  实际上中国的古人很早就有在战场上远距离狙杀敌人的战例。

  北宋真宗年间,宋军在处于颓势的情况下,用八牛弩狙杀了辽国大将萧达览,直接促成了檀渊之盟。

  满清的努尔哈赤也是被明军的红夷大炮炸死,不过这应该算是运气,而不是狙杀。

  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段时间,董良经常将教导队带在身边教导。

  “二叔,我看你打枪似乎并非是对准靶子。”阿福这个憨憨竟然问到了点子上,果然是的天生的战士,这么细微之处都被他看出来了。

  董良放大了声音,似乎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听清楚:“这里要跟你们讲一下,子弹射出去之后,并非是一条直线。”

  他从地上捡起了一颗石子扔到了远处,直到石子落地,他才说道:“你们看我扔出去的石子,即使我平直着扔出去,它飞了一段时间也要落地,如果它是沿着直线飞行,就不应该会落到地上。所以它的飞行轨迹应该是一条弧线。”

  直线和弧线这些基本概念,董良在之前讲课的时候已经跟他们说过。

  “元首,那您为什么还要教咱们三点一线地瞄准呢?”一名国字脸,眉毛粗壮的护卫军军官问道。

  “那是因为子弹的速度比石子要快的多,在短距离,也就是我们说的最佳射程之内,它的行动轨迹近似于直线。也就是说你瞄准了他的胸口,子弹往下偏了那么一寸,同样能够击中敌人。”

  “像我刚刚那样打几百步外的靶子,虽然在这种线膛枪的有效射程之内,但是并非最佳射程。这个时候子弹向下偏离的会比较大,因此我要调整瞄准镜,实际上我通过瞄准镜锁定的位置并非枪口对准的位置,而是要偏上一些,我连续打靶就是为了调整瞄准镜。子弹向下坠是因为自身的重力,事实上它还会受到风速的影响,在实际的射击中,我还要考虑风向和风速,对射击的角度进行修正。”

  线膛枪的工作原理,董良也跟他们讲过。

  一个合格的战士必须要对自己手中的步枪有足够的了解。

  首发&:塔>-读

  “实际上每一把枪都有一定的偏差,你们在打靶的时候,可以实验一下,自己瞄准的位置,与实际的位置存在在怎样的偏差,然后在下一次射击的时候试着向边上瞄准一些。”

  “我在给你们授枪的时候,就跟你们讲过,要像爱惜自己的婆娘一般爱惜自己手中的步枪。要像了解自己的婆娘一般了解它。自己的枪,自己保护好,不要跟其他人交换,他们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每一把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话以后你们在为自己手下的士兵授枪的时候,也必须要告诉他们。”

  这些教导队员都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军官,事实上他们能够被董良选上就已经感到非常的荣幸。

  今天,董良不仅仅演示了狙击步枪的使用,还给教导队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把燧发枪,还有几人拿着的也是线膛枪,只是没有瞄准镜。

  他们听了董良的话,握着枪的手明显紧了一紧。

  有些人甚至感应到与自己的枪之间存在某种感应。

  ……

  厦门海防同知衙门,十几个光着上身的汉子被押在大堂之下。

  他们一个个战战兢兢,身上还有很明显的鞭痕。

  很明显已经受过刑了。

  郑明一脸憎恶地看着潘平,就是这个人劝说自己逃走,要不然也不会受这么多的苦头,留在西表岛做自己的小队长,有吃有喝,难道不香吗?

  泉州海防同知孙瑜高坐在大堂之上一脸威严。

  “大老爷啊,小的跟那伙海盗真的没有关系,小的是漳州府陆家商船上的伙计,被倭人掳到海岛之上,这伙人实今年二月底才到琉球的。小的则已经在琉球被押了半年时间了。”一名原本郑明手下的水手喊冤道。

  他们这伙人划船到了厦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