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金丹要修,物理也要学】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国祥把田三叫来:“你负责管理这些新人,明天给他们送来锄头、扁担、斧头、箩筐等工具。别让他们一盘散沙的建房子,要先商量好,先建谁的,再建谁的,这样速度才能快。石匠和木匠,需要的时候你也带过来。”

  “俺晓得。”田三领命道。

  此处距离大明村挺远的,算是一个新据点。

  接下来的后续移民,会安置在废茶山与大明村之间,慢慢的建屋开荒连成一片。

  安排好工作,朱国祥原路返回。

  朱铭把新任主簿的事情说了一下:“得找时间去试探试探。”

  朱国祥道:“一起去。不管他什么态度,都要尽量迎合,不能让他耽误了大明村的发展。”

  朱铭笑道:“新来的主簿,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想要尽责做事,一种是躺平了摆烂。躺平的咱们不怕,想做事的就要防着点。不过嘛,他的敌人不是咱们,而是县衙那群胥吏。就算收拾了胥吏,还有向知县压着呢。”

  郑泓也跟上来:“俺打算在大明村住几日。”

  “住多久都行。”朱铭说道。

  朱国祥问:“想不想去参观炒茶作坊?”

  郑泓尴尬一笑:“有点想。”

  朱国祥说:“你不用挖空心思,采摘秋茶的时候,郑家可以随便派人来观摩。”

  “朱相公真是仁义!”郑泓感叹道。

  既然早晚要泄露技术,还不如赚郑家一个人情,反正已经签了五年的期货合同。

  收购价是定好了的,朱家横竖不亏,郑家自己看着办。

  五年之后,大明村已经不缺钱了!

  回山寨的路上,朱铭又碰见薛道光,这道士正在村里四处转悠。

  薛道光也不把自己当外人,上来就问:“小友,山上可有屋子?我想借一处住下。”

  朱铭随便往远处指去:“到处都是山,阁下随便寻个山头,便可结庐修道。粮食、食盐、蔬菜,都可以下山购买,只要道长出得起钱。”

  薛道光说:“独自结庐太费时间,借间茅草屋就行。”

  “修道不是应该在深山吗?”朱铭问。

  薛道光说:“我这一脉不同,前几年我都在东京闹市修行。不在俗世滚几滚,哪能修出真道心?”

  “随便你吧。”朱铭说道。

  金丹南宗五祖,名气大得很,朱铭自然是知道的。

  特别是薛道光的徒孙白玉蟾,跟朱熹属于同时代的人。

  白玉蟾和朱熹,估计没有见过面,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的朋友,彼此都想向对方请教道法和儒学。

  白玉蟾听到朱熹病逝的消息,还专门写了些诗文,来表达惋惜和崇敬之情。

  薛道光的徒弟、白玉蟾的师傅,便是那位陈箍桶。

  至于这个薛道光,修道之前一直是和尚。

  薛道光跟着父子俩攀爬上山,刚刚踏进山寨,就见一群读书人在大呼小叫。

  “快测量秤砣的体积!”

  “尺子呢?尺子拿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