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封野顿了一顿,笑看着他:“你终于想起来问我了,我还以为这个你也忘光了呢。”

  “那本兵书的注解可是我一字一字写上去的,颇耗心血,我怎会忘了。”

  “留着呢。”封野道,“我四岁才开始学人话,五岁开始认字。那时先生教我兵法,我背得下来却未必明白什么意思,只为了父亲考我的时候答得上来,你给我的那本兵书,浅显易懂,令我十分受益。”

  燕思空含笑道:“如此,在下荣幸之至。”

  封野深深地望着他:“我始终不能忘记你,也跟此有关吧。”

  燕思空一时不敢直视那赤——裸而诚挚的眼神,目光闪烁了起来。

  “你总是很特别,无论是儿时,亦或现在。”

  燕思空垂下了眼帘:“吃饭吧,我们爬了半天,还没登顶呢。”

  吃完饭,俩人继续上路,这次没有耽搁,顺利登上了山顶。

  驻军必是贵阳而贱阴,阳处日光充足,将士不易生疾,因此景山大营在朝南一面,必须登顶才能看到。

  当燕思空站在高处向下俯望时,就见山下百步一帐,五十步一火台,以中军帐为中心向四周环形放射,兵马粮秣周围设立多重哨卡,往西二里是一条河,足够大营取水。此营井然有序,选地可圈可点,一看便知领兵之将有真本事。

  “赵将军名不虚传啊。”燕思空有种说道。

  封野点点头:“大晟不剩几个像样的将领了,赵将军算一个。”

  燕思空想起当年赵傅义带兵援广宁,极为赏识元卯,还许诺回京定要为元卯向皇帝请赏,他究竟有没有去请赏,无人知晓,大概相对于结局,也无关紧要了吧。

  “京师援广宁之兵,就是他带去的吧?”封野道,“你见过他吗?”

  “一面之缘。”

  封野看出他不愿多说,也没再问。

  燕思空凝神望着大营,心里想着若是京师有变,这只卫戍主力多久能够集结成军,进城护驾?

  “封野,你在大营里做什么?”

  封野脸色沉了沉:“只准我练兵,他们不会让我在此处有所施展的。”

  “说得也是。”

  “总比闲着好吧。”封野空洞地看着远方,“不知这样的日子要过多久,十年?二十年?”

  “你要对靖远王有信心,若他能够平定夷乱,海阔天高任你翱翔。”

  “希望如此吧。”

  这话仅是安慰,俩人心知肚明。若从封家的角度考虑,也许夷乱不平更好,这样大晟才需要封家,否则以封剑平的功绩,哪个皇帝的龙椅坐得安稳。

  “好不容易上来了,不若就在此处晒晒太阳吧。”

  “也好。”

  二人席地而坐,侍从立刻摆上矮桌,生火烧水,给他们沏上了茶。

  封野对那两名侍从道:“你们先下山吧,我们待一会儿自己下去。”

  “小人担心世子迷路。”

  “但凡走过一次,我绝不会迷路。”

  “晚间山中寒凉,世子与燕大人天黑之前下山为好,小人先退下了。”

  封野挥了挥手。

  侍从走了后,封野才以茶代酒,碰了碰燕思空的杯子:“本就是你我二人幽会,多他一个总觉得别扭。”

  燕思空失笑:“这叫什么幽会。”

  “我说是就是。”封野邪笑道,“怎么,你又紧张了?”

  “我紧张什么。”燕思空老神在在地喝了一口茶,“凌峰绝顶,远眺八方,本就令人心神开阔,再呷上一口清茶,嗯,自在啊。”

  封野附和道:“自在。”

  俩人边饮边闲谈,直至茶已泡到无味,天色也渐暗了,他们才决定下山。

  正如侍从所说,随着日头西落,温度也骤降,本来山中就很凉爽,此时竟是觉得冷了。

  更为诡异的是,已经放晴了足足有月余的天气,竟毫无预兆地下起了雨,而且来势汹汹,很快就呈珠帘之势。这雨来得急,俩人只能躲于树下,但也没大用处,当场被淋了个半湿。

  封魂抬头望了望天,扭身就跑了。

  燕思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它、它扔下我们躲雨去了?”

  “胡扯,它给我们找躲雨的地方去了。”封野将手罩在燕思空头顶,想着老天爷如此不给面子,顿时有些气恼。

  “一点雨罢了,无妨。”燕思空摸了一把若他能够平定夷乱,海阔天高任你翱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