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太平军溃如潮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曾国藩亲顾周、曾,面授机宜。国藩道:“九江、瑞州、袁州执迷攻坚,死伤无数,前车之鉴,不可再覆;围贼困毙,方乃良策。”

  曾国荃、周凤山亦知攻坚之难,遂依令而行。

  袁州被围三月,油盐既断,米粮货药日匮,军心动荡;天京动乱音至,兵营纷纭: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刘长佑射书入城,极尽挑拨。分副侍卫李能通思忖再三,投刘内应。刘长佑乘机连夜环攻,李能通献门以纳。刘长佑占得袁州,复攻临江。

  韦俊困守武昌,得知昌辉谋逆、天京内乱,再无战心,谓国宗洪仁政、秋官副丞相钟廷生道:“家兄阴鸷,戕害万人性命,其罪当诛。天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圣明仁慈,祸未及家人。吾家老幼妇孺,与韦逆昌辉,天壤之别,皆誓死效忠天王天国。胡妖林翼、杨妖载福屡射书入城,劝吾归降,吾心如磐石,立断之。吾等囿此廿月,弹尽粮绝援无;如不弃城而去,恐将全军覆没。”

  洪仁政道:“同舟共济,一载有余,韦国宗其心之正,其智之明,其力之勇,其志之坚,天地可鉴。今水、陆、粮、援皆绝,三十六计,唯走为上。”

  钟廷生道:“吾与汉阳守军誓以两国宗马首是瞻。”

  韦俊道:“胡妖林翼,新增水师六营,船250,勇4900;陆师亦增5000。汉阳、武昌外围,深壕宽沟,四面长围。陆路已然不能。惟沿水路西移,撤出妖圈,撑船就岸,逃出升天。汉阳、武昌唇齿相依,钟丞相率军先行。所撤之军,须前突中顾后卫,渐次有序;切忌散漫溃乱,狼奔豕突。”

  洪仁政道:“吾水师已被打残,水路可行?”

  韦俊道:“悄无声息,出其不意,行其无备。”

  钟廷生道:“两国宗先退,吾后卫之。”

  韦俊道:“不可!武昌一空,妖截江道,尔部瓮中之鳖也。龟山火起,尔部撤毕,吾即杀出武昌。速传吾令,自今日起,各部以攻代守、以进代退,五天一扰,七天一攻,日夜骚扰,乱妖心智。”

  1856年12月19日凌晨,李孟群例行攻击汉阳,外江炮船汹汹而至,功城甚急,忽暴风大作,李恐有失,急令收队。

  陆师都司张得胜欲攻,游击刘满道:“听闻贼逆不日当遁,毋庸急攻,徒受炮伤也。”

  向晚,龟山火起。李孟群令营官卢又雄察看。卢又雄率众攻至西门桥,弹矢屡放,竟无回应;就近一观,汉阳城空空如也。

  李孟群闻知,率军追至江边,斩杀太平军百余。遂又引军入城,纵兵放火抢掠。一时火光烛天,照耀江波。

  江北纷攘,胡林翼、李续宾习以为常,不以为然。夜半,李孟群遣人渡江报捷。胡、李派兵探看,武昌城亦已空空如也。胡林翼不敢怠慢,饬令杨载福、李续宾、蒋益澧引军尾追。

  蒋益澧拒不奉令,告假还乡。胡林翼知其桀骜不驯,且与李续宾不睦,遂顺水推舟。

  韦俊两万大军,慌不择路,退至九江、湖口。

  林启荣、黄文金皆东殿将士,韦俊兵叩城下,林、黄皆不敢纳。韦俊无奈,南下景德镇,暂且落脚。

  官文、都兴阿、李孟群亦不示弱,饬令郧阳镇总兵王国才、协领多隆阿沿长江北岸,疾追猛攻,接连攻占黄州、黄梅,进抵小池口,鏖战三日,不克。月底,参将鲍超率三千霆军至,乘夜偷袭,鲍超身先士卒,掣旗疾进,被铅弹击中,数日不醒。多隆阿无奈,复兴兵浚濠,长堑围困。

  长江南岸,杨载福、李续宾二路大军,水陆并进。半月时间,攻占鄂州、大冶、兴国、广济,再临九江城下。

  李续宾安营孙家垅,令兵士负薪填濠,将九江城外之桩栅、竹签、焚拔殆尽。复又引兵攀城二十余次,不克。遂自九江、官牌夹以南而东至白水湖尾,开浚长濠,濠深二丈,宽三丈五尺,计长三十余里,逾山脊四重,留东门大路,为诱战追袭地。

  武昌复得,鄂地尽收。官文急奏:二十二日未刻,克复汉阳,歼贼无数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