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八零年,有点甜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主任还在郁夏他们生产队,他被一群闻风赶来的妇女围住了,妇女们扯着嗓子问呢,问队上录取了几个?自家孩子录上没有?

  这个时候,公社高中的校长接到确切消息,全市第一名的确是本校的郁夏同学,她总分将近三百九,而满分是多少呢?是四百分。这个成绩没加英语,英语嘛……考是考了,只有填报相关专业的时候才会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

  市里的领导将话筒夹在肩膀上,边说边搓手:“她这个成绩很有竞争力,说不准还能一举拿下省状元。我听说郁夏同学把理科的选做题全答上了,还不止,英语这科得了满分!你们学校师资力量很不错嘛,竟然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大大的给本市长了脸!”

  市里领导不知道的是,校长已经懵了。

  三百九十分,吓唬谁啊?让他们公社高中的老师去考也拿不到这个成绩啊!还选做题,就拿数学举例,选做题那都涉及微积分了,学校老师懂个屁的微积分。

  还有她的满分英语,在这个年代真的惊人。这么说吧,哪怕高中开设了英语科目,一到这堂课总是很乱,学生们咿咿呀呀吵个不停,老师板起脸想训一句,就听见底下人扯着嗓子喊:我是花国人,不说外国语!

  因为这个风气,同学们英语能考二三十那都是多的,上头的领导也明白这个情况,他跟着感慨了两句,顺口问说:“你们学校这个郁夏同学报的什么志愿来着?京大还是清大?啥系?”

  校长想了想:“她第一志愿京市医学院,第二志愿第一军医大学,第三志愿……”

  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市领导真要疯了。

  因为是盲报志愿,估高或者估低分数都是常有的,所以上头才让填写三个志愿,并且根据最终成绩可能会有调配。

  比如像郁夏这种情况,她理科得了满分,假如填低了志愿,看上她的一流学府可以将人要过去,不一定要从那三个志愿上录取。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她报了医科院校,国家又说了,要优先保证医科、师范、农业这些院校的招生,让他们为国家输送人才。

  郁夏填的也是国家重点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医学院,等于说基本没有调配的可能。

  “可惜了,她能上清大的!”

  校长跟着点头:“谁说不是呢?”要是他们公社高中能有人录上清大,来年不知道多少人抢着入学。

  不过又一想,市状元都出在这儿了,录去什么学校好像也没差,市里领导都说郁夏同学很有可能是省状元呢!

  省状元!全省第一名!那是多大的荣耀?

  校长心里头火热,试探着问说啥时候能有个确切消息?

  电话那头乐了:“你当我们不急?我们比你还急!已经让人打听去了,省里还没消息!你听我说,你挂了电话就往郁夏同学家里去,同她爸妈打个招呼,让他们准备准备,市状元也好,省状元也罢,都会有报社记者来采访,咨询她的学习经验,也要拍一拍家庭环境。”

  这么说校长就想起来,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就是这样,过年那阵子报纸上用很大版面刊登了省状元的情况,那报纸他们学校的老师都传阅了,主要是想看看上头有没有讲复习方法考试经验,看的时候还有人嘀咕,说能这么上一回报才真是光宗耀祖!听说省报、市报、地方报抢着去采访他,采访内容在全省都登了。

  “你们学校也是,尤其是郁夏同学的班主任,让他准备个稿子,该吹就吹,该润色的润色一下。”

  等于是官方暗示你多说优点,校长都懂,心想不用我提醒她班主任也知道咋吹,他班主任最会吹郁夏,那一套套的学校其他老师耳朵都听起茧了。

  看校长逐一应了,那头说省里有消息再通知他就挂断了电话,校长独自一人美了半天,才想起找人问:“谁去郁家报喜了?回来了没?”

  “主任去了,还没回来。”

  校长一琢磨,也踩上他那台自行车:“安排个人守着电话,有最新消息就去郁夏她们生产队找我,我也过去一趟。”

  本来学校应; 这么说校长就想起来,半年前那次冬季高考就是这样,过年那阵子报纸上用很大版面刊登了省状元的情况,那报纸他们学校的老师都传阅了,主要是想看看上头有没有讲复习方法考试经验,看的时候还有人嘀咕,说能这么上一回报才真是光宗耀祖!听说省报、市报、地方报抢着去采访他,采访内容在全省都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