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高大栓的新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农村盖房就要简单多了,也不需要去系统规划,都是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就行。

  建材更没有太多的讲究,条件好一点的可以用烧制过的青砖红瓦,条件差的就用土坯砖,后世八九十年农村都还能看到。

  这种土坯砖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用木头做个长方形的模具,尺寸大约是20x30公分,取用搅拌好的湿粘土直接装进模具里,用木板抺平,再将模具取掉,一块湿砖就做好了。

  只需在太阳底下晒干,一块长方形的土坏砖就做好了,建房子的时候砖和砖之间也是用农村特有的一种粘土做粘合剂,一块一块往上垒就行。

  用这种土坯建房速度非常快,花费也比较少,一般农户都能做的到。

  土坯房要木比制房容易建造,比茅草房暖和,一直受到华夏穷人的喜爱。

  讲究一点的家顶用自己烧制的青瓦,青瓦也是用粘多烧制的,几千年前华夏人就会做了。

  高大栓就准备用青瓦,他本来就有冬收后扩展房子的打算,这下好了,鬼子帮他下定决心了。

  他家四世同堂,原来两间房的确不够用,这次他打算建三间房,一间作厨房加客厅,两间卧室,再在卧室内建两个土炕。

  他奶奶、他娘、小花、狗儿住一个炕,他们两口子住一个炕,这样就方便多了,穷人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都说人多力量大,有楚雄等人的帮忙,再加上这段时间太阳好,晒砖快,基本上两到三天就晒好了,所以房子肉眼可见的就起来了。

  房子下脚前就先把瓦烧上,烧瓦的烧料就是随处可见的木头,非常方便,七八个人加班加点的建这样一栋三进的瓦房,也就是几天的事。

  看着房子一天天的起来,想着一家人马上就可以住上宽敞、亮堂、暖和的新房,高大栓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的美,有八路军在,日子过得就是有盼头。

  楚雄看着高栓美滋滋地干着繁重的体力,忍不住在心里感慨:

  “华夏的百姓真的是太容易满足了,他们只要白天有口吃的,晚上有处住的地,就会特别的满足。”

  楚雄和高大栓一组配合着干,经过半天的磨合,速度就非常的快了,现在已经达到默契的程度了。

  眼看着就临近晌午,几个人在太阳底下干的热火朝天,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住进新房内,整个高家村几乎都是夜以继日的在建房,白天更不要说,秋冬季节的太阳越大越好,没有人嫌会太阳大。

  小花小狗负责给大人送水,大栓媳妇帮助干一些杂活,大栓娘负责做饭。

  “吃饭了!”

  大栓娘是个急性子,生怕帮忙干活的八路同志饿着,所以早早就把饭做好了。

  白面馍馍配玉米粥,下饭菜是老咸菜疙瘩,齁咸鼾咸的,最适合干重体力活吃,补充盐分。

  独立营拨了5千银元补贴老百姓建房和修建共同设施,大栓一家拿到5块钱补贴,完全够了,还小有结余,可以添置一些家俱,买几只小鸡仔、鸭仔什么的饲养上,过几个月就能吃上肉了。

  而现在能吃上咸菜疙瘩已经是很好的吃食了,整个柳镇的生活物资都比较紧缺,能保证吃饱就很不错了!

  干了一上午活的楚雄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他这个半吊子长工在吃苦耐劳方面还是差高大栓一截,当然,嘴上是不承认的。

  只见他抓起两个拳头大的馍馍,照着馍馍就是一大口,馍馍瞬间就消失了一大半,然后捏起一块咸菜疙瘩,也咬了一大口,咸的眉头直皱,小花见了咯咯笑起来。

  补几岁的小丫头片子看了笑话,这下丢脸丢到大别山去了!

  “同志,这个咸菜疙瘩盐放的有些多,现在条件好了,也买得起盐巴了,要换一年前,咱们穷苦人家哪吃得起盐。”

  大栓娘有些难为情地解释道。

  楚雄自然也是知道的,这年月咸菜疙瘩里舍得放盐的都是讲究人,苦力人最缺的就是盐。

  “大娘,这个咸菜疙瘩够劲呢,好吃的很,吃饱了正好有力气干活!”

  楚雄说完将剩下的小半个馍馍又塞进了大嘴里,然后端起玉米糊糊就是一大口,完了还咂巴一下嘴,十足一老农民的吃像。

  大栓他娘看楚雄等人吃的香顿时开心起来,在农村建房子可是一个大事,都会请一些帮工的,不仅要管饭,还得要有肉,完了还要给一些工钱。

  八路军不仅帮忙盖房,还每家每户发了钱,如果连一口吃食都管不好,在村子里是要被笑话的,老高家也是要脸面的。

&e消失了一大半,然后捏起一块咸菜疙瘩,也咬了一大口,咸的眉头直皱,小花见了咯咯笑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