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我偏要强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就为了一个狐媚子,就这样要死要活,连命都不在乎,根本就想不起来亲娘老子到底有多担心、多难过了!

  王夫人坐在宝玉床前,眼睛看着他脸色青白、气息微弱,耳朵听着太医说的“急怒攻心、痰壅神窍”,只觉得越发怒火上涌、伤心难抑,忍不住低下头,帕子捂着脸,哭出了声。

  “你只跟我说,孩子这病怕不怕,谁同你背药书呢?”贾母听不懂那些医学术语,急得跺脚,不禁出言催促来给宝玉看病的太医。

  太医低头作揖:“不妨事不妨事,安个神,喝两天药,养一养也就是了。其实也是先头病了一场,底子还虚的缘故。”

  没事,没事就好!

  贾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含笑让人请了太医到外面开药,又命人去前头告知贾政等“宝玉无妨”的消息。

  这时候,除了还在外头陪伴来参与祭礼的堂客的王熙凤,其他贾府女眷听说了宝玉病倒,忙都进来看视。

  贾母正好叫了袭人等丫头来细问当时的具体情形,众人站在门外,各自屏息,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薛宝钗不动声色,薛姨妈的脸色却肉眼可见地难看了许多。

  李纨和探春恰好在她母女二人两边,都瞥见了这一点变化,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接着又不做任何表示地转开了目光。

  屋里鸳鸯已经发现了众人都在外头静听,忙悄悄示意贾母。贾母发觉了,皱眉不悦,便冷冷地转向王夫人:

  “宝玉既然无妨,你也就别哭了。我不让他出去,是为了躲一躲邪祟。

  “今儿是他亲姑父的大祥礼,我忽略了,你竟也想不起来让他出去磕个头,这是咱们娘儿俩的不是。

  “如今且让他养着,等他好了,还是去梨香院一趟,去给如海和敏儿的灵位行个礼,说一声。

  “好在他妹妹一向心胸宽大,不会怪罪他的。他倒也不必如此内疚。”

  硬把宝玉对林黛玉的痴恋,说成了对未能参加林如海大祥礼的愧疚。

  然而有了台阶,谁还不顺坡下驴呢?

  王夫人只得擦了泪,勉强答应下来,可总归是有些不甘心,又添了一句:“只是梨香院的院门关得严,如今能登堂入室的,唯有奉旨来观礼赐赏的陶大监,宝玉未必进得去罢了。”

  “可见你亲自掌管家事也没什么不好,这不是连口齿都伶俐起来了!”贾母冷冷地看着王夫人,哼了一声,道,“凤丫头如今也还没大好,我看,竟可以由你重新都管起来。”

  “老太太说得很是!”邢夫人一听这话,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扶了贾母的胳膊,陪笑道,“前儿凤丫头在我那里,说着说着话就晕倒了过去。

  “我慌得让人去请太医,她醒过来,却拦住了。孩子孝顺,说我和二太太都有了年纪,她能撑得住就不用让我们费心。可我看着着实心疼。

  “孩子这阵子瘦得厉害,脸上蜡黄蜡黄的。我觉得不对劲儿,终究还是请了太医悄悄给她看了,太医开了方子,又说,她若再这么累下去,小命儿都要危险了!

  “我正着急怎么跟二太太开口,竟好,老太太竟发了话。那我就厚着脸皮求弟妹辛苦,还把这家务暂时担上一担。若是有什么差事你忙不过来的,琐碎繁难的,便差我去办!

  “我们儿媳妇是真要歇一程子才行了!合家谁知道,我这媳妇比儿子强,我们还指着她繁衍后嗣、支撑大房,可不能让她再倒下了!”

  说着说着,邢夫人竟哽咽着掉了几滴泪。

  众人都怔住了。

  贾母自然并不是真心想把家务交给王夫人,可邢夫人这样一说,她反而不好再反口,只得勉强令王夫人:“你嫂子都这么说了,你便偏劳一下罢!”

  李纨和探春同时皱起了眉头。

  若没了王熙凤,以王夫人刚愎自用的性格,来处置家中越来越错综复杂的事务和人际关系,只怕会闹出许多事来。

  “晚些时候一起去看看凤丫头。”李纨不知何时已经挪到了探春身边,轻声说了一句。

  探春没有说话,但微微点了点头。

  怡红院人群散去。

  薛宝钗在外头转了一圈,然后慢慢从后门再度进了怡红院。

  院子里鸦雀无声,一众下人都在默默做事,唯有袭人守在宝玉床前嘤嘤地哭。

  宝钗皱了皱眉。

  虽然她希望有人看见她对宝玉“关切情真”,但得在她自然从容的时候,而不是当着人硬做出来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