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离别前的温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样用来取暖、做饭既方便,又干净、节约,是这个时期内人们普遍采取的一种烧煤方法。

  至于蜂窝煤也有,但是比这个要贵很多,所以大多数人为了省下那点钱,都是买来煤灰自己在家里摇煤球。

  其实摇煤球是很有技术的一个活,首先要和煤灰,就是在煤灰里掺上大约百分之十五的黄土,这个比例是人们在烧煤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少了的话,煤球容易散,多了煤球不容易燃烧,而且和煤灰使用的土也是有讲究的,土质既要有一定的黏性,又不能过于黏。

  因为不粘黏的话,煤球不容易粘结,太黏了则容易在燃烧的时候容易粘连在一起,难以从炉膛中掏出来。

  何雨柱对于这个工作倒是很熟悉,毕竟小的时候没少做这个事情。

  摇煤球需要认真按照比例把煤面和黏土掺和均匀,接着把它们加水和成煤泥摊平在地面上,再等距离地横切成一寸多宽的煤条,这面切完后,再掉换方向,再横着切。

  这样切完后,地面上的煤片便划成了半寸见方的小方块,再在上面撒上一层干煤面,摇煤球的第一步工作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就进入了摇煤球的第二步,用一个荆条编的大眼的筛子,在下面放上一个盆或者筐子,然后把切好的煤块用大铁锨放到大眼筛子里,两只手抓住筛子的边缘,在上面使劲地摇动起来。

  因为下面有了盆或筐子,筛子被垫了起来,在地面上的着力点小了,因此那大眼筛子摇动起来就轻松了许多。

  这是煤球摇得好坏的关键一步,筛子舞动起来之后,使筛子内的煤块做圆周运动,一边摇还要一边注意将黏在一起的煤块掰开,还要不时在里边洒上些煤沫子。

  这样来来回回转几圈,里边的方煤块在摇动中互相碰撞,煤块的全部棱角都磨没了,互相摩擦碰下来的煤渣落到了地上,筛子里的方形煤块变成了大小一致光溜滚圆的煤球。

  最后,端起筛子把摇好的煤球倒到阳光下敞亮的院子里,等晒干了收藏起来,用的时候取用就行了。

  贾张氏看到何雨柱立在一边看着自己,笑着问道:“柱子,怎么还看愣住了?”

  “贾大妈,我看你做这个,想起来以前的事情了,很长时间没做过这个东西了,还感觉很稀奇。”

  贾张氏没好气的说道:“你们家这么有钱,当然买做好的煤球,哪里还需要自己买煤灰做这个,又脏又累不说,还要看天做这个,要是遇到下雨,那就白忙活了。”

  何雨柱也没想到贾张氏现在被秦淮茹“驯服”的这么老实,搁在以前,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她是肯定不会做的,而现在却老老实实的做着这个工作。

  其实何雨柱不知道的是,自从秦淮茹替许大茂领工资之后,她们家的生活水平就上来了,虽然不可能做到周周吃肉,但是周周吃鱼,时不时的吃个鸡蛋还是可以的。

  贾家的饭桌上,大部分时间都是二和面馒头了,再也不是难以下咽,拉人嗓子的窝窝头,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贾张氏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而且还不用花自己的养老钱,她自然十分的满意。

  所以平时秦淮茹给她安排的工作,她还是很愿意就完成的,毕竟每个月的养老钱都是要从秦淮茹那里才能拿到手。

  看了看时间,何雨柱跟贾张氏说道:“贾大妈,你忙着吧,我要去接我媳妇了。”

  没走远的何雨柱顿时听到贾张氏大声的说道:“柱子,我就没见过比你还疼媳妇的男人,不说咱们院里,估计整个四九城都找不出来几个。”

  何雨柱对于贾张氏说的话还是蛮受听的,媳妇不就是用来疼的吗?

  看不到人影,只剩下何雨柱的一句话在中院里飘荡,“谢谢您的夸奖!”

  不管怎么说,贾张氏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意的,吃喝不愁,还有人给钱,只是平时需要照顾一下家里的工作而已。

  对于她来说,这段时间也习惯了,本就是农村走出来的人,她体内那沉寂了很久的吃苦耐劳的那种基因,最终还是被秦淮茹给激活了。

 &ems好的煤球倒到阳光下敞亮的院子里,等晒干了收藏起来,用的时候取用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