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灯亮了很久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且现在的抗旱工作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要么靠抽水机抽河里的水,要么靠人工采用肩扛担挑的方式进行抢救。

  但是今年,完全的不同了!

  各生产队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打井工作,社员热情高涨的在田间地头挥洒着汗水,轮换着压着压水井,脸色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通过采访,这个手扶式圆盘打井机和压水井,在广大的农村,获得了一致好评。

  写到了供销社里各大公社排队购买的火爆场景,写到了因产能问题限量购买的问题,写到了打井机和压水井将会给农业的增收增产,带来的巨大作用。

  最后写到了苦难终将过去,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这个孟长飞文笔真不错,文章很有感染力,而且把自己写的生动形象,把这个发明夸的天花乱坠,让何雨柱一阵头大,他本想低调,奈何实力不允许!

  何雨柱郑重的把报纸收好,等到时候送给许晓楠,看看她惊呆的模样也是很不错的。

  许晓西今天来轧钢厂还真有正事,给何雨柱送报纸还真是顺带着的。

  其实今天来是协调轧钢厂生产一批电动的圆盘打井机。

  是的,有人已经根据何雨柱的设计,改进设计了一款电动的打井机,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当然价格嘛,肯定也是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你得看它用在哪里。

  广大的农村可能确实不合适,因为很多地方连电都不通,还是手动的比较实用。

  为什么要找并不专业的轧钢厂来做这个事情,这也是许晓西给争取来的,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那个便宜妹夫搞出来的,所以他就想着,哪里生产不是生产呢!

  更何况这件事的还是有一定的保密级别的,轧钢厂还在生产这个手动的打井机,也算合适,所以才有了今天轧钢厂之行。

  等许晓西见到了杨厂长,开门见山的提出了组织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这东西也不是用在一般的地方的。

  话里话外的意思那就是看在何雨柱的面子上,才会把这份功劳放在轧钢厂的,临走的时候许晓西送了一份报纸给杨厂长。

  等许晓西走了之后,杨厂长看着手里的报纸,真是哭笑不得,不过何雨柱还真是他的一员福将,总是能带给他惊喜和意外。

  杨厂长让陈向阳秘书紧急通知各部门一把手,召开会议,探讨部里刚刚下发的任务,同时协商下对何雨柱的奖励。

  何雨柱一脸懵逼的被通知参加会议,虽然他是保卫科的副科长,但是他参会的次数真的不是很多。

  带着一脸的疑惑,何雨柱来到了会议室,本打算再次找一个角落隐藏起来,奈何杨厂长不给他这个机会。

  看到何雨柱又打算摸鱼,杨厂长无奈的说道:“何科长,来,到前面来坐,今天这个会议跟你有很大的关系!”

  没办法摸鱼的何雨柱,无奈的起身坐到了前面,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让杨厂长很无语。

  等人都到齐了,杨厂长直奔主题,先是讲了部里给厂里下发的任务,他们原本就是一个负责将钢锭或钢坯轧制成钢材的工厂,以前主要生产钢板、钢管和型钢。

  因为部里的任务,现在杨厂长准备专门拿出一个新建的车间改造一下,用来搞打井设备和压水井的生产了,所以需要开个紧急的会议讨论一下,然后立即进行工作的部署和开展。

  这次倒是没有推诿扯皮,因为刚新组建了两个车间,从里面拿出一个改造一下,来做这个正合适,毕竟也不是很复杂的东西。

  而原来的几个老车间,生产的产品都是计划内的,无法改变,只有拿这个成立不久,正在生产手动打井机的车间改造了。

  讨论完任务的事情,杨厂长拿出报纸,让众人传阅了一遍。

  等所有人都看过了,杨厂长很欣慰的看着何雨柱说道:“其实刚才的那个任务也跟何雨柱副科长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毕竟最早的打井设备就是他发明的,这次又上了京城日报的报纸,我觉得需要好好表彰一下他!”

  接着,杨厂长带头鼓掌,会议室顿时响起了一阵掌声。

  何雨柱站起身对各位领导说道:“其实没有杨厂长和各位在座的领导的大力支持,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果,所以,在这里我对你们的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

  对于表彰何雨柱的事情,没有起任何的波澜,严格按照厂里的规章制度来执行就行。

  散会后大约半个小时,厂里的广播就响起了对何雨柱表彰的通报,巴拉巴拉一大堆,把何雨柱都快夸成一朵花了,最后才说到厂里最终的奖励金额,嗯,三十块钱!

  就这,你还别嫌弃少。

  这都是大部分人的一个月工资了,听到广播的人,大部分人露p;何雨柱一脸懵逼的被通知参加会议,虽然他是保卫科的副科长,但是他参会的次数真的不是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