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自编教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与其说田梵发的教材是教育学专著,还不如说他写的玩意是教学管理随笔。

  他用质朴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教师在发展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反思,如何听课...书中都会拿出各种故事为你答疑解惑。

  和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教学专著不同,田梵的书是以一个个故事为主,然后连珠成串,阐述了一个新老师如何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

  书中的故事有些是田梵自己的,有些是田梵通过与人交流搜集而来的。不过在书中,这些故事都成为了“我”的亲身经历。

  而这种第一人称的自传体,更能增加书的真实性。

  田梵看过太多太多的教育理论书籍。那些玩意看起来枯燥乏味不说,内容还同质化严重。哪怕有干货也不多...

  但是田梵拿出来的案例真的是广大老师都面对过的情况,而相关案例的多种解决方式总有一款是适合你的。

  这本书绝对能引起一线老师们的共情,绝对能让有志于教学的老师们如获至宝。这本书没有高高在上的假大空的论调,有的只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故事中的“我”也有迷茫,也有彷徨,也有伤心,约有绝望--绝对不是那种圣人模样。

  这才是千千万万的教育者的缩影,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是当前的老师们所处的状态。

  这本书的初稿被田梵发给了很多人请求斧正,田梵的“老熟人”们纷纷发来了自己的读后感以及相关的意见以及自己珍藏已久的各种小妙招。

  他们能从田梵的字里行间当中看出来田梵对于教育的那种热忱,而这本书也不是为了刷声望、提职称而糊弄的成果。这本书的存在这就是为无数一线基层老师们点燃的指路明灯--只要是老师都会深有同感。

  尤其是张奶奶,她给田梵写了上万字的回信。信的开头是张奶奶对于田梵自身的改变的欣慰,以及对他未来的无比期许。

  然后她又针对田梵在书中阐述的某些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田梵的在书中对于某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可能过于直接,张奶奶还是建议田梵学会柔软。

  在信的最后,张奶奶表示如果田梵有任何需要,张奶奶可以从帝都亲自坐高铁来到台河和他讨论...

  这直接让田梵受宠若惊了!

  他多大的脸?能把张奶奶从帝都请来?

  张奶奶现在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但她对于帝都的教育界来说也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田梵惶恐啊!自己何德何能?

  可能是田梵的真诚和对教育的情怀打动了张奶奶,也让她看见了田梵知错能改、有心做实事的样子。

  张奶奶这么大岁数,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成才成功的更是如过江之鲫。她当然能看出田梵是个好孩子啊!

  当管培生们看见给书做序、写推荐语、写祝福语的那些人的时候,立刻都被震麻了。

  这些人频繁出现于他们的教材作者那栏啊!

  能获得这么多大佬认同的田校长,自己应该也是个大佬吧!

  在招聘的时候,田梵只是个阳光开朗大学长。来到台河之后,田梵因为太忙也没顾得上这些管培生...但是当田梵的锋芒在这些人眼前闪耀的时候,他们方才明白田校长自己就是一座高峰。

  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

  田梵就是需要他们仰望、追逐的身影...

  培训会场只剩下了倒吸凉气以及刷拉拉的翻书声音。

  田梵有些无奈--书写的太好也不行,现在打断他们属实有点不好。

  算了...

  先让他们看吧!反正发书不就是让他们看的吗?对于一个作者来说,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也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这本书对于田梵的教学来说只是一个大纲。他除了要让老师们学会方法之外,还是要进行专业的剖析--以生动的案例来分解学生的心里,老师们的应对措施。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就像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一样...

  而人是复杂的,不可能被死板的分类到哪各类型。但是这些知识必须要学会,相应的应对技巧也需要掌握。

  说白了,田梵写得这本书相当于独孤九剑的剑法,而想要发挥出剑法更强大的威力望、追逐的身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