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知青爸爸(四)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听宿明城这小子喊爸爸和听闺女喊爸爸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闺女的那声爸爸甜甜的,宿明城这一声爸爸别别扭扭,不情不愿,可落在宿傲白耳朵里别提多爽快了,好像这小子越不情愿,他听起来就越痛快似的。

  宿傲白觉得等哪天这小子能老老实实当他的心肝宝贝好大儿了,他那怀胎十月分娩之仇也算报了。

  “这个点心很贵吧?”

  蒋连梅笑着看着父子俩人的互动,在吃掉手里剩下的那些碎渣后就将剩下的油赞子重新装了起来。这种有油水的点心实在是太稀罕了,她舍不得就这样吃完。

  “是比普通点心贵了一些,不过是我妈买的,这是宁市的特产,他们想让你和俩孩子尝尝,对了,到时候你分出一些,明天去爸妈家吃饭的时候给带去。”

  原身的父母并不怎么认可他在乡下娶的媳妇,要不然也不会孩子都那么大了,却也不提出见见,直到这一次宿傲白明确拒绝了接班,让老两口意识到儿子是真的在意乡下的这个小家,即便以后有别的什么机会回城,也一定会将老婆孩子带上,才开始松口。

  几年前原身和蒋连梅结婚的时候,那边什么都没给,这也是蒋家人心中很不满意的一点,当时两人结婚,几乎什么都是蒋家那边出的,原身就出了一个人。

  这一趟回来,宿家二老的态度转变了不少,不仅给准备了一些特产,还给了宿傲白一笔钱,当作是他们补上的彩礼,这笔钱的数额还不算少,因为现在宿家老大和他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宿家大姑娘也在乡下的地方结婚,小闺女回城接班,每个孩子都有了着落,宿家二老对给的那笔钱,也算是家里分家的费用了。

  宿傲白暂时还没有透露这笔钱的存在,不是防着蒋连梅,而是他还没想好,该怎么使用这笔钱。

  现在已经是75年下半年了,再过两三年,政策会出现重大变革,宿傲白对现在的生活水平并不满意,他想要将这笔钱的收益最大化,这个想法在当下看来无疑是大胆的,他怕吓着眼前这个女人,只能循序渐进了,实在不行,就先斩后奏。

  “好!”

  一听是公婆准备的,蒋连梅心里就更高兴了,她虽然单纯,可也知道公婆那边的态度,以往来家信鲜少提到他们娘仨,现在似乎是示好的先兆。而丈夫提醒她给自己娘家带一份回去,也是看重她的表现。

  “对了,饭盒里装着的是熏鱼,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做菜汤的时候加进去一块煮,味道很鲜,也是我妈的拿手菜,明天不是要去爸妈那里吃饭吗,也给带过去添一碗菜。”

  说着,宿傲白将怀里的小丫头放下,打开那个盒饭闻了闻,现在天气已经转凉了,熏鱼煎好后又加了盐和酱油腌着,没那么容易坏。

  这份熏鱼是用海鳗做的,宁市靠海,那里吃海鲜比内陆容易,原身的记忆里,他们娘仨还没吃过海鱼,为数不多尝过的海鲜,就是原身父母从宁市寄过来的晒干的紫菜。

  “好。”

  蒋连梅舔着嘴唇点了点头。

  饭盒里的熏鱼卖相一般,毕竟在饭盒里闷了那么多天,加上淋了酱油,看上去呈黑褐色。

  可卖相一般,闻起来香啊,刚刚宿傲白一打开盖子的时候她就闻到了一股腥咸鲜的味道,还带着大豆油的香气。

  鱼肉被切成手指粗细的厚片,每一片肉看上去都饱满扎实,鱼皮的位置有一些微微的焦褐,一看就是用油煎过的,才有会这样浓郁的油香。

  以往家里过年做菜都不舍得这样放油,蒋连梅觉得这道菜的味道肯定很好。

  似乎是带着弥补的情绪,这一次宿家二老确实很用心,做这份熏鱼的时候,把家里半个月的油量给用了,宿母还找关系买了条肥美的海鳗,肉质新鲜又饱满,要不是运输不易,按照宁市当地人的口味,这样的海鱼清蒸才最突出食材本身口味。

  这年头的物资实在是紧缺,宿母弄回来的那一条海鳗经过处理其实也没剩多少,明天带到爸妈家去,每个人也就吃个一块半块。

  丈夫虽然解释了晚回的原因,可爸妈那边对他肯定还是有点怨气的,这样一份有面子的菜送过去,爸妈那边的态度可以缓和,大嫂二嫂也挑不出错来,特别是大嫂,总不会觉得他们又上门吃白饭了吧。

  于是蒋连梅虽然眼睛都黏在那盒熏鱼上了,却也没说夹几块晚上吃。

  宿明城和妹妹也很懂事,反正明天也可以吃到这个闻起来很香的鱼,也没闹腾的要吃。

  除了这些,宿傲白还带了一些晒干的海带、紫菜和虾米,这些都是耐存放的东西,做法也简单,弄点紫菜虾米,加点葱花、盐,用开水一泡,就一个字,鲜。

  不过虽然是耐存放的东西,也得保存得当,蒋连梅忙着将这些东西收好,还要给全家准备晚饭。

  ******

  这趟回来,宿傲白带的行李还真不少,除了原身带过去的几件换洗衣物外,还把熏鱼的时候,把家里半个月的油量给用了,宿母还找关系买了条肥美的海鳗,肉质新鲜又饱满,要不是运输不易,按照宁市当地人的口味,这样的海鱼清蒸才最突出食材本身口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