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五仙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公孙起身为良将,驾起马车也是一把好手,又快又稳,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丰都鬼城外。

  山伯从车内探出头去,只见前方现出一个很大的都城,高高的城墙,宽宽的护城河。河内风生水起,似有蛟龙在吼叫,令人望之生畏!

  崔琰远望都城,笑道:“师弟,知道是什么地方了吗?”

  山伯点点头,淡淡的道:“这地方我来过。”

  崔琰笑道:“那是自然,这地方绝大多数人都来过。因为秦广王第一殿就在这里。差不多所有的鬼魂都要先押来受审,然后再发往各处。”

  “善生司也在这里?”

  “在啊,一会儿你就看到了。”

  守城的鬼卒见了马车的规格,问也没有问便将吊桥放了下来。

  公孙起驾着马车进入城中。沿着大街往前走,从秦广王大殿前经过。

  山伯又一次看见那付醒目的对联:“阳世官司虽可免,阴司法网总难逃!”

  漆黑的大门,血红的大字,即使他现在做了判官,仍然感到寒气逼人。

  继续前行,街上行人渐渐多起来。

  街道两边是一排白色的小楼,分别挂着各种各样的牌子,有的题着“看经司”、有的题着“悯众司”,有的则是“施药司”,不一而足。看来到了各司衙门的所在地。

  在崔琰的指点下,马车很快停在“善生司”门口。

  山伯向街道的另一边瞧了瞧,发现“善生司”的对面就是“恶死司”。

  两处衙门正好相对。一个主生,一个主死,职能也刚好相反。

  一样的白色小楼,同样高高的台阶,朱红的大门。

  崔琰行在前面,登上善生司门前的台阶,敲了敲门。

  时候不大,大门迅速开了。

  一个身着袈裟的中年和尚迎上来,笑道:“阿弥陀佛,崔施主来此,有何贵干啊?”

  山伯有些奇怪:“怎么这里也有和尚的?和尚也留在冥界,看来还是修行不够。”不过转念一想:“那么多人修佛,成佛的毕竟是少数。正如自己身为儒生,不也一样到了冥界了嘛。”

  崔琰笑着说道:“善生大师,这位梁先生将要接替在下任职第二殿判官,他是来领取《生规》、《死律》的。”

  和尚上下打量了山伯一眼,赞道:“梁施主慈眉善目,一看就是心地良善之人。”

  山伯双掌合十:“大师安好,在下有礼了!”

  和尚缓缓点头道:“施主来得巧,贫僧这里虽是善生司,却有你要的两部经书。冥府新印诸经,将《生规》、《死律》合在一起,免了分散注释的麻烦!”

  崔琰叫道:“两本合一了?好啊!善恶本是一体,何必分而述之?”

  和尚转身从桌上取过一本厚厚的经书,递在山伯手中,面带笑容道:“这书乃是以《长阿含善生经》为底修改而成的,前后共修了十遍,其中包含了天庭最新颁布的条例。施主拿回去好好阅读,标题部分都要背熟。”

  山伯翻开瞧了瞧,发现里面不但有“三毒”、“四结行”、“六损财业”,还有生死的原则、品性的修养以及为人处世的注意事项。内容不少,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和尚给他大体介绍了一下:“‘三毒’是指贪、瞋、痴;‘四结行’是杀生、盗窃、淫逸、妄语等四种恶行;‘六损财业’是耽湎于酒、博戏、放荡、迷于伎乐、恶友相得、懈堕等。”

  山伯虽然知道这东西重要,然而并不是太上心。

  他现在一心想着修炼,正盼着早日成仙呢。

  手捧经书,他禁不住暗暗琢磨:“这么多文字,不知哪些条目与修真有关?生死的原则,品性的修养,这些好像都沾点边,可是又似乎距离太远,很难用得上。”

  又翻一阵,快到封底处,忽然看见有些图谱,画的似乎是六道轮回,众生百态的形象,其中有一页,标明了妖、魔、精、怪、灵;另一页显示着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下面还有些简单的注释。

  看见这些,山伯的双眼立马放出神彩,正想凑近细瞧,忽听崔琰道:“师弟莫急,既然已在书中,回去研读就是。”

  山伯“嘿嘿”一笑,忙收起经书,施礼告辞。

  “大师保重,我们要回去了。”

&emsp绍了一下:“‘三毒’是指贪、瞋、痴;‘四结行’是杀生、盗窃、淫逸、妄语等四种恶行;‘六损财业’是耽湎于酒、博戏、放荡、迷于伎乐、恶友相得、懈堕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