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陶唐氏]发表于2007-4-1123:01:41|

  鬼雨的书,以儒家的大无畏入道,自是难得。对修儒之人,自有一番激情在其中。不过,儒家在在下看来应该是中正平和,入为帝王师,出为万世表,但不一定要身居高位,自握大权。希望这部书不要象儒仙一样,让儒家也成王成霸,成圣我到是不反对哈。

  [双鱼er]发表于2007-7-715:59:38

  看过戏剧中的梁山伯很木且迂,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鬼雨先生笔下的梁兄却是睿智重情!特别是山伯早知英台是女儿身双双化蝶那一段,更让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颠覆了我对书生的看法:

  梁山伯怕她着凉,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帮她批了件外衣。低头不经意间,他又看到英台耳垂上的环痕,禁不住心中一动,诸般往事涌上心头:“犹记得草亭相会,初识英台,第一眼就喜欢上她的活泼明快,英俊秀雅;随后柳荫结拜,同窗共室,两人的情谊日见其厚;及至疾病相扶,偶然发现她是女儿身,因恐她面薄难堪,只好装作不知;匆匆三载已过,自己的装聋作哑竟然十分成功,‘兄弟’情谊却是越发难舍难弃。长夜漫漫,其乐融融,此种安宁祥和的感觉,有谁能体会得到?英台真是个好姑娘,我梁山伯有此红颜知己,该是三世修来的福份。眼看大比在即,只待考取了功名,便可登门拜访,央媒求亲……”

  楼主,[咯蚂蚁]发表于2007-8-816:47:58

  看了置顶的想起来就杀人的帖子有了些感叹。鬼雨的道缘我是从开始5、6W字就开始一直看下来的,经典。我想但凡看过的可能有不喜欢类似题材的,但无一不被鬼雨的知识之渊博所倾倒。依稀记得道缘刚开始的阶段有些书友曾经指出过于流水账,实际上没有开始的流水账很难有后来的成功,道缘的成功和后来的佛本有些相通之处。不多说道缘了,但提仙踪吧。

  杀人在帖子里提到仙踪的题材和构思都是上上之选,造成现在的尴尬局面是因为文字叙述方面的原因。我无法认同,或者说杀人提到的原因本身是有问题的。一本书成功或者失败都是文字叙述方面的,理论上讲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堆砌,所以这个原因很有些泛泛。本书的尴尬其实我认为恰恰在于题材和构思。

  在现在社会里关于梁祝和白蛇的题材如果想在经济市场里成功貌似只有恶搞,可是恶搞又有违鬼雨的初衷。可以想像,如果聊斋在现在社会里写出有几个人去看?很少,如果在网络里贴出来,估计还不如现在仙踪。不止聊斋,你可以把中国古代的各本名著列出来,通通进行时空转换来到现在社会写出来,贴出来,试问有几本会成功?非常难!!!原因是什么?我想大家都清楚,不是单纯文字叙述的问题,这些经典的书,这些题材只能用他们的叙述方式进行写作,否则就成了恶搞,无法以经典留存于世。

  这里也并没有把仙踪和古代的经典书籍等同类比的意思,不过仙踪确有这种雏形,或者说鬼雨有想写本经典的讲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堆砌,所以这个原因很有些泛泛。本书的尴尬其实我认为恰恰在于题材和构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