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书吏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一百五十六章 书吏

  事态重大,顺天府尹索性就在客栈大堂之中建了一个临时的公堂来审理此案。

  见所有的东西都完备,唯独缺少了一名记录的书吏,李牧出声建议道:“大人,我这位小叔虽只是个童生,却练得一手好字,愿为大人当一次书吏。”

  “好!”

  李学文进得客栈,向李牧投去了感谢的目光。

  顺天府尹啊,这可是京官,而且是三品官,能够给这样的官当一次书吏,可是李学文求之不得的事情。

  案子开审!

  从申时一刻直到戌时三刻方才审结。

  门口的百姓是越聚越多,甚至连一些前来参加科考的学子都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达官贵人。

  总之,人很多很多。

  议论声也越来越大,没有人想到这案件背后的真相竟然如此骇人。

  因为发妻出轨而要挟他人,最后为了能够另娶妻子,甚至不惜杀人,而且还将杀人之罪嫁祸给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

  恐怖,当真恐怖啊!

  再听这位顺天府尹大人说,此案的关键之点在于身高,因为房间门框过低,身材高大之人举刀杀人,刀势必会在门框上留下痕迹。

  所以,杀人者绝对不会是这位身形高大的“豹头”。

  这一关键点之发现才是破解此案的关键,而发现这一关键点的人,便是四川的李牧李举人。

  一个举人在这偌大的京城之中就像是一粒非常普通的沙子,可总有一些沙子并非是沙子,而是砂金,他们会自己发出光芒,就像李牧这样!

  这里是严嵩的书房。

  书房中很整洁,严嵩正坐在书桌前抄写一份东西。

  平倭论!

  当看到这大胆的标题时,严嵩实际上根本没有把这封东西放在眼里,要不是他手下的一位得力干将力荐,他是绝对不会看上半眼的,可就是这么瞧上了一眼,他就无法放下了,这平倭论不仅能富沿海之地,同时也不会惹得皇帝不悦,这比那些只知道评价海禁之策的读书人们要好上千百倍。

  不仅如此,这书法也极让人称赞,就这书法,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很难练出来。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写此策论之人情愿将此策论交给严嵩,任凭严嵩处置,也就是说,这策论属于严嵩了!

  但是,那时严嵩还未想过要拿这篇策论做什么。

  直到在这京城之中谈论李牧的人越来越多,都说此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家境颇厚,就给京城中一些小官的炭敬便高达百两,至于那些颇有名头的官员就更加不用说了,那位力荐此策论之人更是得了百两黄金!

  钱财之事另说,最关键的是,他的名字今日竟然出现在了皇帝的口中!

  原来是今日顺天府的案子闹得太大,最终不知道被宫中什么人知晓,就这样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知晓之后又传顺天府尹来问,最后甚至还唤来了肖敬轩,这位翰林院的大学士,肖敬轩对李牧也是赞誉有加。

  就这样,传至严嵩耳中,他是说,这策论属于严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