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决定六月修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勤帝让人暗中考察,发现朱氏兄弟二人所写不虚,尽是事实。

  人家在写的时候,还是往谦虚里写的,实际成效更大。

  勤帝有些蠢蠢欲动,这样有实才,又与京中权贵无任何牵绊的人才,不就是他想要找的吗?

  会试还未开始,勤帝已经在心里盘算了起来,不管朱顺友有没有考上,到时候都拔他到地方上去,一来看看他的本事,二来也是磨砺。

  若是做出成绩,三五年便可调回京中,到时……

  至于其弟朱顺德,勤帝准备把他留在京中,作为“人质”。

  虽然勤帝想要培养朱顺友,但也得留一手不是?

  “阿秋——”

  朱三打了喷嚏。

  是他的错觉吗,他怎么感觉有人在念叨自己?

  难道,是他娘在想自己了?

  朱三算了算时间,感觉自己写的信,应该快到朱家村了。

  另一边,叶瑜然收到了朱三的平安信。

  朱三十分聪明,没在信里写什么特别敏感的事情,就只是简单的话话家常,比如每天都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以后有什么打算。

  就是这些家常话,也透露了一些信息,比如朱三明明是收到密集上京科举的,但到了京中却没有任何人接着,就好像那封信没写过一样。

  倒是京里的八卦比较多,哪家哪家民女被权贵纳了作妾(其实是强抢民女),哪个哪个店铺的生意特别好(因为背后有靠山),顺便再羡慕一下人家的荣华富贵,也不知道什么才轮得到自己。

  然后再顺其自然地提到了在京中遇到的熟人——那个强买了朱家胭脂配方的余家,以及余家背后的钱家。

  叶瑜然:“……”

  若是她记得不错的话,这个钱家似乎跟当朝太后的娘家有关吧?

  稍微一沉吟,叶瑜然就知道朱三说的是什么了——京中外戚当道。

  看似句句没提娄家,但那些八卦或多或少跟娄太后一系有关系,再加上大燕王朝所有人都知道当今勤帝大婚亲政,叶瑜然瞬间就懂了。

  勤帝已经亲政,外戚还那么猖獗,啧啧啧啧……

  这说明,正是权利纷争最激烈的时候嘛。

  那么,朱三收到的那封密集就非常可疑了。

  根据她和朱三的推测,这封密集很可能来自勤帝一派(倒是没往勤帝本人身上想,毕竟天高皇帝远,他俩都不觉得这种事情需要勤帝亲自出马),到底是勤帝哪个手下写的,就不知道了。

  朱家毫无根基,又是寒门,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名声,按理说不应该被人盯上的。既然被盯上了,那就只能说明——对方实在是没人可用了,不得不降低了标准。

  就是不知道对方是打算让朱三留在京中,还是派到地方上去呢?

  叶瑜然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了起来。

  肯定不能留在京里,一个寒门子弟,又无状元之才,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样的人派到地方上才是最合适的。

  只有派到地方上,操作的空间才会更大。

  就是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聪明人,要是把朱三留在京中当炮灰,吸引别人的火力就麻烦了。想到朱三在策论中提到的各种种田方法,叶瑜然的心里多少有些担忧——以种田为功把朱三留在京中,再把功劳夸大了,即使被对方给灭了,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大计,简直就是最好的炮灰。

  不行,绝对不能让对方把朱三留在京中。

  朱三不留,朱七倒是可以留下。

  朱七年纪还小,做不了官,别人打歪主意也打不到他身上。大不了到时候想办法让朱七在京中求学,若是徐老那边给力,完全可以让朱七进国子监。

  这样……

  朱三考试失利,只能通过“大挑”做官,便只能去地方上;而朱七留了京,也不至于引起那些人的不满。

  毕竟,他们不过是“寒门”,又没有什么才名,不过是个小炮灰罢了,漏掉了就漏掉了,没有他们,也还有别人。

  这么一想,叶瑜然又把朱五给叫了过来,跟朱五确定修路的时间节点。

  三月会试,四月殿试。

  按照历年规矩,殿试结束没多久,为了缓解京中人口聚集的压力,当朝应该会很快就发布命令,让新上任的地方官前往地方上任。

 &em到他们的大计,简直就是最好的炮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